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老百姓把送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称为“读书”,可见,“读书”两字在老百姓心目中是重要的常识。学生要读书,不过是常识。对于教师而言,读书的厚度,决定了其看问题的高度;对于学生而言,读书是正业。
温儒敏教授是未名湖畔象牙塔里的学者,更是一位有民间情怀、令人尊敬的学者。他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断发声,为语文教育“敲边鼓”。他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有误导》《课改与高考的“相生”与“相克”》《文笔不是作为教学的第一要义》等文章,观点鲜明,客观辩证,切中时弊,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指明了方向。
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的召集人,温教授主持修订的语文课标在保留实验稿优点的基础上,对实验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纠偏。温儒敏教授特别喜欢课标中“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话。他担任小学、初中、高中统编教材的总主编,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读书。
温教授曾出版《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册,深受语文教师的欢迎。但由于几本书中内容过杂,很多中小学教师期待有一本温教授专门谈读书的书。在这种情况下,商务印书馆策划出版了《温儒敏谈读书》。
这本书相对集中地选编了温教授谈读书的文章。和经常见到的仅举几个例子谈读书重要性的文章不同,温教授针对中小学师生读书少、不读书的现状,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谈读书的重要性,他的很多观点对中小学语文教师有正本清源的指导作用。
中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按理说这不过是基本常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局限于教材篇目,精讲多练,以练代读,不断刷题,逐步远离阅读教学的初衷。因此,温儒敏教授回到初心,回到常识,强调语文教师要把阅读教学放在首位,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多读闲书。温教授认为,培养读书兴趣是阅读教学的“牛鼻子”。这对普遍存在不读书、少读书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可谓切中肯綮、振聋发聩。
温教授还强调语文教师的阅读。语文教师要做读书种子,要读名著,要有自己阅读的自留地。这对于过度看重应试训练而不重视读书的语文教师而言,是语重心长的劝勉和引导。
温教授重视名著整本书阅读,在他主编的初中统编教材中,推荐了12部必读书目和24部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还在不少课文后面推荐了拓展阅读篇目。温教授担任高中统编教材主编,除了殚精竭虑选编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选择性必修教材外,还专门为高中必修课中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写了导读。
作为一位富有建树的杰出学者,温教授把宝贵的精力分配到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和号召读书上。他除了写《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中学生如何读鲁迅》等文章,还专门写了《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哈利·波特〉》这样的文章,这是非常难得的。在他的力推下,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课改的一大亮点。但面对整本书阅读中过分喧嚣的现状,温教授明确表示不赞成整本书阅读课程化,指出整本书阅读不应过度复杂化,而应回到常识,重点是激发兴趣和落实阅读。
温教授的文章总是那么朴素、真诚、大气,心平气和而又高屋建瓴。我身边的不少语文教师都读过温教授的文章,在新教材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中,我们也经常印发、推荐温教授的文章。很多教师反映:读了温儒敏教授的文章,对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了,对引导学生读书更加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