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之火
高三5班 王远航
于金乌不至的无边黑暗之地,曾有遂人氏钻木取火;于划破长空的璀璨金轮之下,曾有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那耀眼的火苗一经燃起,便点亮温暖了整个世界。
千年以来,炊烟披霞,火焰燃熄之间,不知世上已换了多少人家,然而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俗之火,从未熄灭。
人世间的火焰燃熄,折射出民俗之火的不朽。“爆竹声中一岁除”,火焰点燃了炮仗烟花,点燃了灯笼与守岁的红烛;“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焰点燃了上元满天的灯火,亦点燃了人们对于团圆的渴望;中元节火焰点燃了飘然而去的河灯,寒食节,不起炊烟,火的燃熄之间,寄托了人们对于亡者的美好祝愿。火焰明灭之间,传承的民俗中,寄托着人们对彼此的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这是民俗得以传承的根本所在。
中华民俗之火,渐渐传递到世界各地。春节作为辞旧迎新,一家团圆,富有美好寓意的节日,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逐步走向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在举办春节,围簇在灯火下,一家团圆,温馨地吃一顿年夜饭,尽享家的温暖与安心。对家庭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祝愿,不仅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追求,也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心愿。这把燃到世界的民俗之火,一路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神。
千年时光流转,电力早已成为取代火力的能源,春节的灯笼,元宵的花灯也大半从点蜡烛变成了装电池。然而,尽管形势在改变,但是民俗之火仍然生生不息。元宵节虽没有父母手制的花灯,但一家人同往观赏大型灯展自是别有风味;春节,许多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丰盛的年夜饭与热闹的春晚从未缺席……民俗之火一经燃起便不曾熄灭,它点亮了无数家庭,温暖了无数人心。它还将伴随每一个人的家庭与人们共同的国家,继续前行。 民俗之火温暖而明亮,一代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