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讨】2019扬州市中小学德育案例评比一等奖作品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2-20
 

 

老师,我不喜欢你

 

闻宇青 江苏省仪征中学英语教研室

 

期中考试成绩如期揭晓。英语单科成绩位居全班最后一位的,竟然是高一年级就在我班上的戚同学。“这小子很有灵性啊,怎么会考得如此差?”我很纳闷。高二年级开学时,学校重新分了班。我现在执教的这个班级,只有四位学生高一年级就跟在我后面学习,另三个这次都考得很好。毕竟,其他学生都对我的教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成绩出现起伏,还有道理可言。一路跟上来的,没理由考得如此差!

但他偏偏就考得这样差!我把他的答题卷翻来覆去研究了半个小时,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很多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他都未能领会,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很显然,他的课堂学习不在状态。

回想高一的教学过程,戚同学曾经很是活跃。高一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他总是抢着发言,即使偶尔说错了答案,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也没影响到他的表现欲。后来,或许是功课压力越来越大,也或许是自以为高中生应该尽量沉稳,他才慢慢趋于沉静。再后来,他开始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甚至上课打瞌睡,为此,我曾同他交谈过数次,提醒他注意把握课堂。

“这孩子,八成是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分散了他的学习注意力。”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迅速形成了大脑中的答案:“谈恋爱了?现在的孩子,早恋很普遍,他八成也是陷到情感小漩涡中了吧。我得再找他好好谈谈。”

于是,我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将他请到师生交流室。先是针对他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帮助他梳理相关知识信息,然后,我开始旁敲侧击,试图诱使他主动交代出因早恋或上网而导致成绩下降的事实。

他最初只是脸上挂着笑,听着我的“苦口婆心”。后来便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事实进行检讨,然后保证下次考试一定有进步。这些当然不是我希望有的答案。我步步紧逼,他一退再退。终于,无路可退时,他开始卸下盔甲,绝地反击:“老师,有些话我本不想告诉你的,你非逼着我说,我也只好实话实说了,请你原谅我的冒犯。每每上到你的课,我就忍不住要睡觉。记得你曾找我谈过吗?当时我说是一听到你的声音我就瞌睡,其实我没说实话,真实原因是我不喜欢你!”

“我不喜欢你!”短短的几个字,犹如重磅炮弹,一下子把我炸懵了。没什么比网络流行语“此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更能形容我的心情了!这怎么可能?执教这么多年,虽不敢说有多高的教学水平,至少没招惹过学生们的厌弃呀。从教以来,多次被孩子们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高二分班后,好多原先我教的孩子都来看我,课后也经常找我问问题、聊聊天。扪心自问,我还算得上是个好老师:知道女生生理期最怕一站一坐,就不要孩子们上课时起立问好;担心孩子们学习枯燥,自创了“表演惩罚”——既督促孩子们认真学习又帮助他们放松。可现在居然有孩子告诉我“我不喜欢你”,我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我迅速调整情绪,把满脑子的委屈与困惑暂时放下。我说:“你能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我,说明你虽不喜欢老师,却相信老师是一个能听得进批评的人。为了这份信任,我先谢谢你。只是,你为什么会不喜欢老师呢?老师似乎没有伤害过你啊?”

“老师,你可能忘记了,高一刚开始的时候,我非常喜欢你。你上课轻松幽默,没有老师的架子,课后也喜欢和我们聊天,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所以,那时我每天都期待着你的英语课,期待着在英语课上有个良好的表现。可是……”戚同学顿了顿,想了一下,才接上说:“后来就是因为你,同学们喊我戚总’,我觉得你没有重视我、不喜欢我……”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我想起了孩子们口中“戚总”的由来:一次练习中,戚同学在完形填空这一项成功地避开了所有正确答案,二十题全错的结果让我好气又好笑,带着玩笑意味我随手在他的试卷上写下TCL(太差了),结果其他学生看到后就开始称呼他是TCL的戚总。看他笑眯眯地接受了,我以为他没把这当回事,也就没有干预。谁知道他心里并不乐意,认为我忽视了他。这确实是我的错。

我赶紧想他道歉,为了我“无心”的玩笑。

他却并不接受我的歉意:“老师,你别费心了,你再怎么找我谈,我也不喜欢你。”

我笑了:“能不能让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我呢?”

“因为我觉得你不喜欢我。”

“你怎么有这种感觉的呢?”

“高一下学期以来,我对英语就没了热情,你找我谈话的时候总是安慰我、鼓励我,可我觉得你是在敷衍我。”

“不会吧?”

“是的。我上初三的时候,英语也不太好,老师直接刺激我说我的脑子有问题,说我就不是学英语的料,我发誓一定要考好证明给她看,后来我的英语成绩就一直上升。我很喜欢很想念这个老师。”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逻辑!我纳闷:难道安慰鼓励不适用于所有的孩子?那么,哪些孩子更需要去激发他们的斗志呢?我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我让他回教室读书,并同他约定,两天后再作一次交流。

第二次,他的抵触情绪少了点,但看起来还是很勉强。“同学们现在还喊你戚总吗?”“很少了,其实对这个称呼我无所谓,我只是气你不阻止他们,因为这是你不重视我、不喜欢我的表现。”原来如此。我为我不妥当的做法又一次真诚地向他表达了我的歉意,并提醒他不要把对老师的情绪转移到英语学科上。

又过了两天,我第三次请他交流,他还多少有点不自在,但明显不再带着抵触情绪。在这种氛围下,我跟他谈了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并在和他商量后给他提出了适度的要求,他欣然接受了:“老师,你早该给我提要求了。我不需要安慰,我需要的是挑战,不然我觉得在你眼里我是个差生。”

心结终于打开了。自此,我针对他的具体情况,为他量身订做了一套学习任务,并制定了较为严厉的惩戒措施。他也果真依照这个任务开始奋力追赶。虽然他还是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跟我亲,但至少不再那么反感我,英语学习上也有了劲头。看着他的变化,我如释重负。

事后,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戚同学会误认为我不重视他不喜欢他,从而不喜欢我、并因此不喜欢我任教的英语课?根源在我。是我给了他错觉,我没有用心去了解学生、没有走进学生心里。事实上,像我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我们往往会凭借老经验而高估了自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读懂学生,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这种忽视,和某些学生的个别交流沟通自然也就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也正因为这种忽视,我们可能会错失静听花开的机会、让学生可贵的青春之花凋零在无声中。

因为不懂学生的心理,我被拒于千里之外而茫然不觉。我要重新认真审视每个学生,真正读懂他们,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从心底接受我认同我,“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主动自愿参与英语课堂。班主任工作亦如此。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