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2-10
 

江苏省仪征中学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稿)

 一、培养目标

    1.宏观目标

    以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集中力量提升特级教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为“特后”)的各项专业技能,使“特后”培养对象能在持久的专业培训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为“特后”培养对象加速成为德才兼备、教育教学个性鲜明、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教育教学专家创造条件。

    2.具体目标

    在三年培训期满之后,整体性提升所有“特后”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在第一梯队的11位培养对象中,诞生1位正高级教师,2位扬州市级以上特级教师。在第二梯队的10位教师中,实现半数以上人员的骨干称号升级。

二、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主要由理论与技能、实践与考察、教育科研三个板块组成。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技能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文化素养,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教育科研着眼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科研意识和研发能力,善于反思性的总结实践经验,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式

    1.理论探索与实践操作、面授与自学、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

    集中培训,采取专题讲座、要籍导读、案例教学等授课方式,穿插组织培养对象论坛专题研讨、实地考察、论文交流的活动。

分散研修,以同学科或相邻学科的学员为互助小组,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互助以及互相监督的方式开展活动。按时完成相关研修任务。

    2.走“三专”发展之路,读思行相结合。

    坚持以专业阅读为发展前提,通过持久的专业阅读开拓眼界,提升能力;坚持以专业写作为抓手,通过任务定量倒逼专业写作能力的提升;坚持以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成长载体,通过团队间的相互影响,形成奋发向上的成长动力。

    每位培训对象在培训期内每两月至少阅读一部专业书籍,至少打磨出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学科论文。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代表自身教育认知水准的展示课。

四、培养保障

    1.从省市评选特级教师标准入手,在政策上对“特后”进行扶持和倾斜,在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外出学习交流、大型活动展示等方面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

    2.特级教师后备人才每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三年中,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性考核,凡不能按时完成考核年度的各项培训任务者,下一个年份自动淘汰。三年期满后进行综合考核,已顺利晋级为省市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者结束本期培训。未能顺利晋级者参与下一批次“特后”人员的申报遴选,不自动延续。

 

江苏省仪征中学教科室

2019年12月9日

 

 

附:首批特级培养对象名单

     第一梯队(11人) 孟令军   王勇     吴小丽   纪燕    邓迎春    周国祥 

                      孔艳     刘永飞   吴敏     王甫    鞠恒君

     第二梯队(10人) 仇丹青   王颖     盛俊     何青    蒋闯闯

                      曹淑莹   李蓉     徐蓉     李峰    臧慧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