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冬舒悦
高中课业繁多,使我们在学习之余有些轻松的,便是最近的课本剧汇演。紧张的小高考过后,大家都稍稍松了口气,这时候来一个文娱活动,想必也是极好的。各班热火朝天的开始张罗起来。这次的课本剧安排和以往有所不同,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个班级要演什么,并由几个班各演同一场剧,竞争性更强,我们根是全力以赴。
我们班抽到的使《茶馆》,当时挺震惊的,让一个物化班演语文类型的剧,能演得好吗?刚开始,大家都对课本剧推辞不已,谁也不敢想象。后来还是赶鸭子上架,演员们才答应。第一遍下来,剧情不通,语言不够有感情,动作基本没有。但几遍下来,大家的疑惑,自卑,退缩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充满活力,宛如一个个戏精学院毕业的演员。大家迅速的进入状态,仿佛真的大茶馆就在眼前。
因为觉得提供的剧本剧情卡在中间,观众么可能看不懂,所以我们在原先的基础上又添了前后,把第二幕的剧情基本呈现给观众,并在班道具的时候增加了了说书,使观众等待的时间不必过长,且能事先了解剧情梗概,便于情景代入。这是本剧的一个亮点。
其次,本剧的道具齐全,演员的服装到位,不显突兀,不调戏,很符合角色设定。柜台上“莫谈国事‘"的字样显出裕泰茶馆改良后的特别,体现王掌柜的怕惹是生非。而在茶馆发生这一切后,柜台上的佛头像悄悄转动了方向,佛看人生百态,人在做,天在看,警示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这一细节很好。
然后就是演员的演技了。王利发的怕生事端,王淑芳的正直善良,刘麻子的圆滑处世,李三爷的憨厚老实,康顺的愤恨而又软弱,康大力的天真懂事,林大哥的见风使舵,五祥子和宋恩宇的势利。每一个角色都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全局以梆子和锣作为背景音乐,古色古香的味道,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在最后刘麻子被抓时,更是把全局推向高潮。谢幕时的《百鸟朝凤》和恭喜发财更是将古色古香进行到底。
《茶馆》课本剧的成功,离不开班长连夜删减剧本,离不开每个演员的相互配合,离不开幕后人员的辛勤劳动。这一段时期的相互磨合,是我们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