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非拥有
高三13班 倪静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在这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享受着共享单车给出行带来的便利,人们享受着共享经济给生活带来的改善……与此同时,人们难免会发问:一切东西都能共享吗?
当然不是,财产、隐私等牵涉到个人有关信息或侵犯到个人合法权益的都是无须共享的。共享,共同享用而非共同享有,它往往是指人们有使用的权利,却没有所有权。这个词本身就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故那些自己享有的东西也就无须共享了。
在判定一个东西是否能共享时,我们还应先考虑共享的初衷。它的初衷是为了便人利人,为地球节约资源,为社会注入温暖,同时,他还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地球环保。如果一个东西的共享会侵犯到他人权利,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危难,那么这个东西就背离了共享的初衷,自然是不能共享的。
如今人们对于共享似乎已经鉴定不清了。偷盗版权,私吞共享物等事件屡见不鲜,人们借着共享的名义,却背地里做着违背伦理甚至违背法律的事,不自知,不自觉,把共享变为牟取私利的工具,这是极不妥当的。倘若将一些不能共享的隐私、机密等变为共享,那社会注定会深陷泥潭。所以我们应明确划分可共享和非共享物,同时把握好共享的尺度。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有些东西变多了,就会有些东西变少。”共享时代下,能共享的东西越来越多,那真正属于个人东西可能就会越来越少。这个社会既是开放透明的社会,也是注重隐私的社会。我们必然应顺应时代所趋,但也要辨清真正的时代所趋,不是让你去占有,侵犯别人的所有物。
珍惜共享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尊重,爱护共享物品。对于那些不能共享的,我们则应约束自己,敬而远之。 有幸处于共享时代的我们,应做一个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公民,珍惜权利,积极顺应;同时我们也应学会尊重,学会独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