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教案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1-19
 

《书  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学习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学习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现存9300多首),能诗能词也能散文,才华横溢;

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但最终只落得黯然神伤;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他就是陆游。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爱国诗篇《示儿》,由陆游的爱国诗《示儿》导入。

二、知人论世

1、说一说,你认识的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今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 “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2、《书愤》作于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下?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二,被罢官六年后重新起用,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于是,诗人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三、解题

书: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四、诵读课文  体悟情感

自主诵读诗歌三遍

⑴、读准字音;

⑵、结合注释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有疑问处作上标记);

⑶、带着前面对诗歌的初相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诗境,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4)、疏通文意,用白话文把诗歌翻译下来。

五、合作探究  赏析诗歌

1、读完这首诗歌,思考:诗歌颔联运用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2.(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
    首联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颔联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颈联 “书”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尾联“书”        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3.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从诗中找)

明确:所愤之一:“世事艰” ——愤:报国有罪

所愤之二:“空自许”——愤:壮志难酬

所愤之三:“镜中衰鬓已先斑”——愤:年华空老

所愤之四:“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无人领军

作者“愤”的根源:

这四愤——愤报国有罪、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无人领军,概括地说,就是:忧愤国家国土沦陷,忧愤朝政政治黑暗,忧愤个人功业未就,“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阻挠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

 

4.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1)对比手法

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

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2)借古讽今 (用典)  

    诗中借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

 

5.学生自由诵读全诗,把握作者的情感。

 

小结:诗名《书愤》,全诗却无一“愤”字,但句句皆有“愤”。愤然之情力透纸背。全诗以“愤”为基调,不是一怒了之,而是有血有肉,富于变化:前四句回顾过去,重在激愤;后四句结合现实,偏于悲愤。激愤愈烈,悲愤愈深。

六、拓展探究

1.除了《书愤》,陆游在不少诗中谈到了诸葛亮的《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联系历史背景,想一想,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

明确:三国蜀国,诸葛亮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一生力主北伐,恢复汉室,而且付诸实施。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2.《书愤》所反映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抓本诗中“镜中衰鬓已先斑”句的“衰鬓”“先斑”也即两鬓斑白,借此抓住“白发”这一意象,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 

七、情怀感染

读一读陆游及其他南宋诗人的爱国诗,再次感受他们的爱国情怀。

八、学法归纳

1、知人论世      2、相互联系

九、布置作业

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再读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蜀相》,说说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板书设计                书愤  陆游  

 

报国有罪                         年华空老

 

壮志未酬                         无人领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