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升格:成见可畏?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1-15
 

成见可畏?

高三5班  李昕雨

   成见如山,竭力难移。《哪吒》中申公豹此言点出无数人的隐痛。怨恨,无奈,畏惧,对成见无计可施的人们,幽然叹一句“可畏”。却也有人发问:成见可畏?
   论及成见本原,似与畏惧无关。所谓成见,先成而后见,往往未见其人,先成其形。即既成观念代代相传,扎根为习俗,根深为民族的劣根性。上至之于残疾人的同情,下至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凡此种种,一旦成为“未见先成”的依据,往往而趋害。不然何以有几十集的女权运动,何以有伦敦政经学生的高喊:“我不是作为一个残疾人活得精彩,我就是活得精彩。”未及相见,先闻其言,所谓 成见,何怪谈之色变。
   成见可畏?成见又是凭什么使人畏惧?勒朋曾在《民族进化的心理》中谈及此事:“我们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将我们一代的人,和先前几百代的鬼比较起来,数量上就万不能敌了。”其根深蒂固,竭力难移,只可望洋而叹,无可奈何。但成见之畏远不止于此。国人向来惯于奉行传统,触及不甚清晰之处,便是一句“古已有之”。千万万的祖先不仅垒起了成见的大山,更是让压在山下的人们觉得这山理应存在。于是成见往往在我们未意识到时,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姿态生效。试看李广一生未封侯,简简单单的“数奇”便断送了他的封侯梦。可从皇帝的角度,不过是“数奇者毋令当匈奴”的圭臬。其人自知成见否?不知。其行成见而不知,为今人笑。今人诸行放逸不自知,是否引后人笑?可畏。
   若单单就此妄言“成见可畏”,必也有人不服。既“山不加增”,则必有千万万的愚公对抗千万万祖上的成见,但若愚公移山之时,发现这成见之山仍在增高呢?我们贯彻着前人的成见之道行事,殊不知自己也在为后人提供新的成见。埋怨他人对自己的成见时,殊不知自己也已将类似的模板套在他人身上。罪犯与被害者,被告与原告,欺凌与受暴。没有人纯粹地站在哪一边,所有的木偶身上都缠满了牵丝,手中也紧握着大把大把的,别人身上的牵丝。他们都出演了这一场盛大的、充满翳影的木偶戏,永不谢幕的悲喜剧。
   成见如山,竭力难移。申公豹所言不虚。可仍有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于是我们发问:成见可畏?时间将给我们答案:成见之山,竭一人之力难移。众志成城,势拔五岳,无畏成见,可畏惟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