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教育的根本问题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1-15
 

答好教育的根本问题

    工作日清晨,北京市东部的建国路沿线,白领们从地铁口鱼贯而出,行色匆匆地消失在报社、电视台和一个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

    从地图上看,这个名为“传媒走廊”的条形区域并没有明确标识。但作为我国传媒领域最具活力的集聚区之一,这里区位优势明显——西头起始于北京CBD(中央商务区)的摩天大楼,东头则连接着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的中国传媒大学。

    从1954年举办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到今天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校65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已累计为党和国家培养输送10余万名毕业生,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参与并引领着我国传媒领域的变革。

    今天,面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家国使命,面对“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挑战,中国传媒大学正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持续发力,力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培养什么人——

    “三全育人”筑牢理想信念

    梧桐荫蔽、翠柏为衬,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大楼前,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齐越的半身雕像静静伫立着,即便不是特殊的日子,也常会有人献上鲜花。

    传媒大学的师生崇敬齐越,每年都举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朗诵节。这当然不仅因为他是学校教授、播音艺术家,更因为他作为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奠基人,曾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播报现场盛况。

    “我是中国人民的播音员,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齐越由播音员转为教师后,这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也在传媒大学的校园里代代传承。

    “忠诚党的新闻事业,肩负党的喉舌重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全力弘扬民族精神……”每年6月和9月,为毕业生和新生分别举行宣誓仪式,是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传统。

    “学校很重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很重视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表示,大众传媒拥有强大的力量,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教育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文艺观,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也关系着中国形象的树立,加强这方面教育,中国传媒大学责无旁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学校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思政课授课方式,让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上讲台成为常态;自2017年起,分别以“诚信”“敬业”“爱国”为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年活动;严把师德关口,对违反校纪校规、有违学术道德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有重视社会实践的传统,更将广袤的中国大地开辟为课堂,探索出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思政模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主持人王晨雨,是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早在主持节目之前,他已对中国农村有了具体感知和深入了解。

    2015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播音学院院长鲁景超,把政协年度重点提案中的“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带入课堂,邀请全国政协、农业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有关领导开设讲座,并组织教师团队带领学生深入河北、黑龙江等地开展农村实地调研。学生返校后,在讲座知识和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确定辩题开展辩论,对国情的认知在观点交锋中不断深化。

    此后3年,“辩与论”公开课相继关注“精准扶贫”“古村落保护”“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主题,4年累计参与人数达350人。

    “作为‘辩与论’公开课的首批参与者,我曾踏进田间地头获取一手资料,学会用接地气的话语和农民聊天。”王晨雨回忆,“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充满对‘三农’的深情。”

    怎样培养人——

    推进综合改革夯实人文底蕴

    走出传媒大学艺考考场近一年后,已就读于该校动画艺术学专业的2019级学生金若雪,仍记得文史哲综合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

    题目给出了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书幽芳亭》作为基础材料,要求考生解释“兰似君子,蕙似士”的含义,并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鉴赏文章。

    与高考作文题相比,这道题同时考查了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哲学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正符合文史哲考试的定位——以高中知识为基础,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度拓展,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在内,各高校在组织艺考时,都将文化课考试的重点放在语数英三科,考试内容甚至题型基本是高考的“翻版”。而从包括艺术类人才在内的传媒人才培养规律来看,拥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毕业生,通常比仅拥有专业能力的毕业生走得更长远。

    在艺考中设置文史哲关卡,不仅有利于筛选出符合培养目标的考生,更能发挥“指挥棒”作用,纠正考生对艺术类专业的偏狭理解,提醒所有学生在注重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底蕴涵养。

    艺考改革仅是传媒大学提升通识教育水平的第一步。

    今年6月,该校校长廖祥忠带队赴北京大学,专程拜访我国文史哲教育领域著名学者李中华、温儒敏、张帆等,邀请他们为传媒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助阵;学校推进文史哲通识教材编写,张帆等编著的《中国历史通识读本》已于今年10月出版发行;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谋划整体推进新文科、新工科建设。

    招生、教材固然重要,但提升教育质量与内涵,关键还是看教师。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从人事人才改革入手,制定了涉及人才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岗位聘任、目标考核、职称评审和薪酬分配改革6个方面的23个文件,背后的逻辑总结来说,就是要对教学、科研提出更高要求,让教师做到最好,让“名师”带出“高徒”。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资源配置,为好的苗子添加营养,让他们减少分心、潜心治学。”陈文申说。

    学校拿出自有资金,提高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待遇,让“青年教师收入增幅高于校领导”。针对青年教师中拔尖人才较少的情况,2018年起,学校实行“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对入选教师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资助,鼓励他们向教学科研领军人的方向成长。

    “这不是简单的资助问题,而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身份认同。”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姬德强是计划的首批入选者,他说:“学校如此重视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安定了我们的向学之心。”

    为谁培养人——

    融媒布局服务国家战略

    “我认为人这一辈子,必须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不去做,你怎么会知道?”今年9月12日,传媒大学风雨操场举行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与现场5000余名新生一同聆听校长致辞的,还有央视新闻移动网、新浪微博、澎湃新闻等十余个直播平台背后的网友。

    这是国内高校首个实现5G+4K直播的开学典礼。典礼现场的画面通过多台4K超高清摄像机传输至场外的4K转播车,学生记者的现场报道则通过5G网络传输。整场直播由传媒大学电视台教师指导近80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完成。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优先感知最新的传媒技术,这是传媒大学从建校起就一直坚持的办学特色。如今,在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传媒教育的变革,培养更适应未来业态、更能为社会做好服务的传媒人才,是学校努力探索的方向。

    在学校全媒体运行中心,记者看到,一套能够满足各类校园媒体策采编发工作需要的平台已经建成。教师和学生使用校园一卡通账号登录后,就能在后台进行内容生产和多渠道推送。实践实验教学中心教师金梦告诉记者,无论是加入中传电视台学生记者团、选修实践实验教学中心课程,还是跟着专业课教师前来学习,在这里,全校学生都有实操机会。

    全媒体运行中心仅是中国传媒大学布局媒体融合下半场的探索之一。

    2018年底,学校“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这是传媒领域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方向直指媒体融合最前沿。目前,学校正积极申请建设同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

    “大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知未来世界。”陈文申说,实验室催生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将驱动学校由传统广电时代向智能媒体时代转型。学校将以高水平科研带动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教师追踪甚至引领业界发展变化,把研究成果凝练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好地为信息技术变革下的中国社会服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