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立志
【本集提示:路遥从1969年开始喜欢文学,1970年开始文学创作,他在青年时代就有充满激情的创作欲望,亦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
路遥从小就表现出友善和多愁的倾向,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发奋读书,善于想象,在延安大学期间,已经显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文学方面的才华.
我认为大学期间是路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关键,是他立志并迅速成长的圣地。(采访对象:申沛昌、陶正、闻频、叶锦玉、陈泽顺等同学和当事人,还有他的代课老师) 】
路遥给大学生讲演时说:“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上了大学,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跨越了第一步,这值得骄傲,但是这不够,今后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你们现在就应该做好准备。我的作品中主要人物都是青年,我主观上也是着力塑造好青年形象,对青年问题的关怀我相信一代比一代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我个人,我曾经在好多场合说过,每一代青年的主要使命就是战胜前人。但是我们不是要打倒前人,我们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这样才能证明我们一种新的人生。”
路遥1969年在马家庄小学任“民办教师”。这时候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0年第一次以署名“路遥”发表诗作《车过南京桥》。
同年进入延川“毛泽东文学宣传队”,从事文学创作工作,与北京知青陶正合作创作了歌剧《蟠龙坝》。与闻频合作创作歌剧《第九支队》,直到1972年这部歌剧在延川县演出。
同年6月,路遥与诗人曹谷溪去黄河畔采风,创作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发表在延川县张家河公社新胜古大队的黑板报上,1971年同诗歌《塞上柳》一并发表在《延安通讯》上。
1973年,路遥以当时工农兵学员的方式走进了延安大学的校门。进入延安大学,是路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路遥从小就表现出友善和多愁的倾向,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发奋读书,善于想象,在延安大学期间,已经显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已经有了成熟的思考和文学方面的才华。
我们认为大学期间是路遥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文学创作的关键,是他立志并迅速成长的圣地。
1973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消息《重视群众文艺创作牢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一文是这样表彰路遥的:“陕西延川县刘家圪崂大队,回乡知识青年王路遥,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亲眼看到广大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劈山修渠,改土造田,深受鼓舞和感动,他一边积极参加集体劳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写了50多篇文学作品,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的精神风貌,他写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塞上柳》、《进了刘家峡》以及小说《优胜红旗》等,已在地方报纸和陕西省文艺刊物上发表。”当时能在《人民日报》得到这么一大段表彰,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说明路遥当时已经在县城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在延安大学期间,他公开发表了诗歌《红卫兵之歌》、散文《银花灿烂》,1975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灯光闪闪》、《不冻结的土地》这些标志着路遥初步走上中国当代文坛。
在“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中,人的智慧倒退了,人民更贫穷了,决策者更愚蠢了,这无疑是一场灾难,而路遥却把吞到肚子里的毒药,变成了补充体力和精神的营养,这更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路遥的早期创作极其广泛,比如:诗歌、剧本、快板,包括到吴堡县采集陕北民歌,路遥在陕北民间艺术的海洋里,汲取了大量营养。
路遥喜欢陕北籍著名作家柳青的作品,他把柳青当作自己的导师、楷模,他不仅学习柳青在创作上严谨的态度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柳青与农夫打成一片的情感,站在民间的立场上写作。路遥做到了,他无愧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无愧于这个民族,因为他的著作更有利于阅读它的人走向健康。路遥所做出的努力和人类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一致的。
路遥先后阅读《创业史》七遍,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创作经验,他这样评价《创业史》:“真的,在我国当代文学中,还没有一部书能像《创业史》那样提供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真实的、不和历史上和现实中已有的艺术典型相雷同的典型。”他对柳青本人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一双无法描述的眼睛,就是在病痛的折磨中,仍然放射着光彩;尖锐、精明,带着一丝审度和讽刺的意味。”他还说:“到目前为止,能读懂秦岭的,只有这个老汉(柳青)。”
我们知道柳青是陕北吴堡人,北大的高才生,他的作品主要反映农村生活,有反映合作化时期的重要作品《创业史》以及《铜墙铁壁》、《种谷记》等。
柳青的人格气质和艺术风格,以及语言的精细,对路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路遥没有让他的导师失望,并且具有开创性地表现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城乡结合部农村青年的奋斗史,他可以称作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路遥是那种一直给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增加难度的人,无论是做人还是写作,他一直在保持着这种深刻的高度。从不因为艰难或者困苦而降低奋斗的目标和做人的准则。
有的人不给自己设置难度,路遥办不到,命运是无法预料的,但写作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思想和写作可能会成为一个毫无约束的放任状态,这是路遥所不喜欢的。
路遥笔下的很多人物,都有他自己的亲身体验,作为一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青年,从农村走向城市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路遥在这个过程中,苦难的童年和人生的历程,使他迅速地成长,并建立了明确的奋斗方向。
路遥是个理想主义者,梦太多,幻想太多,但他的追求过程,每一步都落在实处,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空话。他在《人生》里用高加林的话说出自己的奋斗哲学:“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
路遥相对比其他农村的孩子要幸运一些,因为他还能上学。从小学一直读到中学,他在县城已经看到一个很大的世界。他有了文化,觉得父辈的那种生活再不能接受了,但现实生活又迫使他必须回农村,因为当时农村既不招干也不招工。甚至不能上大学。大部分青年屈服于现实,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然后喂几个老母猪,想办法找一个媳妇,再养五六个孩子,然后就重复父辈的命运。路遥不甘心这样一种生活,追求一种起码不能像父亲这样的生活,所以他苦苦地在社会上挣扎和奋斗。这也是路遥的基本经历,他经过挣扎走出农村,上了大学一心要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到60年代,陕北特别贫困的农村,有的一个村子连一个识字的人都没有,过春节的时候要写副对联都没有人,没有办法就拿碗蘸上墨拓碗碗,一个格子拓上一个墨坨坨就算是文字。这些路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他一心要改变农村这种状况。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这种贫穷很让路遥痛心。
路遥从小在这样的村庄生活,当他有了知识,从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出来,他就会看清楚他的故乡,该爱的是什么,该抛弃的是什么了。
对于农村的情感,一个没有在农村经历过的人是没有办法去深入体验的。
路遥的创作方向越显明朗,经过饥饿的童年,经过了动荡不安的“文化大革命”之后,他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道路,是要以文学创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他的刻苦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他在农村的普遍苦难里,在陕北民间艺术之中,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路遥在很快地成长,并且逐步成熟。所以路遥总是比同龄人早熟一些,因为苦难使他思想复杂、沉重并且深刻。
青年时期的路遥就意识到,要超越一般的市民意识,超越一般的农民意识,应该对人生、对生活有更广阔的理解,但不要狂妄,狂妄有时候免不了,但更应该接近成熟。
在路遥青年时期就曾经有过创作《平凡的世界》这部大型作品的觉醒和梦想。在四十岁之前一定要完成一生中篇幅最长,规模最大的一部作品。当时,对于二正在上大学的路遥,这全是一些幻想、甚至可以说是妄想。但是,这是无可指责的。任何一个青年都有权力去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让思想的翅膀去飞翔。
直至《人生》完成以后,路遥突然想起年轻时想到的东西,现在是不是能实现这个梦想了。而且他翻阅过许多世界上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作家的作品,他们的重要作品,代表作,几乎都是在35岁到50岁之前完成的。路遥意识到时间在飞速流逝,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就要努力创造、赶紧投入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对整个民族的摧残,乃至对每一人的具体伤害都是巨大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路遥立志、恋爱、勤学苦读的青春期。“文化大革命”对成长期青年的伤害再深,也由于他们的青春,所以恢复得比较快。也许会留下一些后遗症,隐藏在路遥的心里。
路遥对“文化大革命”的批判是很快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于1976年,路遥反映“文化大革命”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写于1978年9月,而且发表后一炮打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文革”对年轻的路遥,不但没有挫伤他的锐气,反而使他迅速地成长,如果说生活中的苦难是毒药,竟然让他当营养一样吸收了,那么“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也歪打正着,让路遥过早认清了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性。也许,使他一腔热血的政治抱负,悄然转向文学的理想奋斗。
路遥对人生有一种很广阔的关照,他从青年时期就养成的习惯,每天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而最爱读《人民日报》的国际版,因为他曾梦想过进国际关系学院读书。
在高中时,他曾订过一个很大的笔记本,里面写上“中东问题”、“欧洲共同体国家相互政治经济关系研究”、“东盟五国和印支三国未来关系的演变”、“中美苏三角关系中英国的因素”。
路遥喜欢时事政治,他在《你怎么也想不到》中这样描述:“甘地是我小时候就敬仰的一个伟人,我在看《甘地传》这部电影时非常激动。影片如同想象的那般震撼人心。赤身裸体,全身只缠一块白布的甘地,他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献身精神,强烈地震撼着人的心灵。”
可以说,路遥在失去政治领域发展的前途后,很快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他一开始写过诗歌,后来选择了小说创作。我们会自然地意识到,他在现实中的组织和统领才能转移到小说这个可以虚构的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是必然的结果。
他就像一个将军和领袖一样,在他的小说世界里指挥千军万马,掌控更多人的命运,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他小说王国的前途。
在路遥的作品里,我们能够找到什么呢?无非就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的力量,给正在热血沸腾的青年以明确的奋斗方向,尤其是农村的青年能够更为广泛地受到影响。
他在延安大学主要对托尔斯泰、高尔基、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拜伦等人仔细研究,路遥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他可能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因素,然后由于他的正气与人类社会的正气相遇和一致性,才能产生出巨大的创造力。
路遥的出现,不是一代人的培育和影响,而是从古到今的民族基因传承的结果,一个人的成功没有那么简单,表面永远是浅薄的,我们依然相信路遥是一个精灵,是陕北大地上精气神的聚合,是陕北历史的凝结,是陕北的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哺育而成的国之骄子。
路遥把辛勤的工作,甚至一切有价值意义的人生奋斗,都统称之为劳动。他说:“如果一个不劳动的人,在寻找幸福,你可能是幸运的,但是你肯定是不幸福的。如果一个人不劳动,不劳而获,你可能是幸运的,你可能去猜奖券成为百万富翁,你可能从父亲那儿继承了一大笔遗产,这只是幸运的,但是不可能是幸福的。”
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打开国门之前,经受了多少灾难和痛苦啊,路遥经受了这苦难,很多人经受了这苦难,我们经历的饥饿和灾荒也许会成为历史,而我们不敢保证,灾难不会以别的方式降临至民众的头上。
尽管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尽管沟壑纵横的高原,尽管干旱、沙尘暴,尽管颗粒不收,我们还是以最本质的爱和激情,投入在她的怀抱,因为祖国的土地,每一寸都需要我们坚守。
黄土地和人的情感,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有时候你用鞭子抽他,他也不会离开,即使离开了又自己跑回来了。在这片黄土地上至少在约一万年前农耕文化在黄河岸边就诞生了。从狩猎到耕种,这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
谁能说清楚,也许是苦难成就了路遥,使他成为天才。
路遥喜欢中国的《红楼梦》、鲁迅的全部著作和柳青的《创业史》。
喜欢国外的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肖洛霍夫、司汤达、莎士比亚、柴科夫斯基和莱蒙托夫的全部作品;泰戈尔的《戈拉》、夏绿蒂的《简·爱》、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他认为:“这些人大都是生活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他们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巨大的海洋。”
我们的文学艺术,除过古典文学的成熟以外,近代的文学,尤其是现代文学的宫殿还在建立,包括建国以来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段时期,从艺术的角度评判,事实上没有真正进入文学本体的核心。
路遥应该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事实上,要真正做到现实主义是非常艰巨的。就像路遥的创作一样,他的劳动对生活和生命,就像教徒对宗教一样虔诚。当然,他的所有成就来自他少年、青年时代的理想、志向、志气的完好保留和发展。
1919年“五四”青年运动在北京爆发,这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打出了“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以不妥协的精神与封建的传统文化分裂,提倡白话文的书写,并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流传。
我们知道科学与民主的进程是一个长久的追寻方向,而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必须让更多农民兄弟觉悟更是艰巨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农村青年发奋,并自觉地推进科学与民主的发展,在其中发挥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距“五四”60年以后,路遥敏感地发现在农村青年中,只有对知识普及、才能有望使科学与民主推进。路遥没有大喊大叫,而是以小说的方式,鼓励农村青年自立自救,发奋图强,首先改变现实的生存处境,向命运挑战。
路遥看得远,就像鲁迅先生所说:“医病是拯救人的身体,而文学才能医治人的灵魂。”路遥的创作在1979年全面铺开,一直到1989年这十年,是他的全盛时期。其实只有一个主题,拯救灵魂的工程,尤其是拯救了挣扎在广大农村青年的生存出路问题上,路遥一直在寻找和指引这条出路的有效方向。
在路遥的笔下,很多人物为了有尊严地活着,像高加林、巧珍、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马建强等等,为了人格不被扭曲,脊梁不被压弯,精神不被打垮,意志不被消磨,肉体不被吞食,他们坚强地站立着,向未来实现科学和民主的社会而迈进,即使今天倒下了,也是为了明天的站立,这就是路遥的创作思想和主题。
路遥是一个罕见的爱国者,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实际上他的写作就是为这个民族的殉职。应该授予他爱国者勋章,或全国劳动模范。当然,这些荣誉对于路遥本人并不重要。可是我们不能忽视,我们的忽视就是对一个公民背后所有劳动者的忽视与伤害。
路遥一贯关心国际问题,关心世界每一天正在发生的事情,他总是能从很多复杂现象的现象中总结出某种规律,并且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常常使很多人震惊,因为一般的人并不关心这些离自己这么远的问题。在路遥看来,你不知道地球上每天发生了什么事件,就不可能看清楚你的国家,也不可能看清楚自己的面目,这是一种更广泛的对人类的关怀和爱。
在延安大学上学期间,路遥的阅读与思考,完成和选择了他一生为之献身的职业,以及生命的方向,这就是路遥立志背后的生活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