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提升数学素养的沃土
核心素养是学生最重要的素养,就数学而言,核心素养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叠加,而是对“带得走的能力”与“留下来的东西”这些传统共识的学术表达。史宁中教授把六大核心素养概括为三会: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数学建模、数据分析)。
我认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核心素养与课堂之间到底有多远?这一直是我不断探索、求知的问题。那么,如何在高中这一阶段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下面来谈一谈个人的思考:
1. 鼓励勤思善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核心素养有内容要求 : 要能够有效活跃课堂 ,引导学生在异质群体中学会沟通,以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2. 立足数学思考 ,设计分层练习内容
对学生而言,数学教学更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来分析、思考以及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堂中习题的设置也是具有技巧性的 ,要能够分层设计课堂练习题目 ,使得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开动自己的脑筋,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 组织课堂讨论,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师要结合相关章节的数学知识,设计课堂讨论环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与此同时 ,团队合作精神也是核心素养的一个层面 , 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