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万里边疆 读懂中国教育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10-09
 

行走万里边疆 读懂中国教育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万里边疆教育行 

    一名教育新闻记者,一个新型主流教育媒体,如何记录共和国70年的奋斗征程和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答案是: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师生中去,用生动事例、鲜活话语展现70年中国教育辉煌成就。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6月到9月,中国教育报刊社精心组织策划“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万里边疆教育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报道。短短两个月,由社领导带队、43名记者参与,从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点的鸭绿江口到南起点北仑河口,从“华夏东极”的黑龙江抚远到祖国最西陲的新疆乌恰,从“极北之北”的黑龙江漠河到雄伟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走遍全国9个陆地边疆省份的23个县市、近60所国门学校,行程5万余公里,发表稿件20余篇、制作视频50多条。

    我们行走万里边疆,与基层干部师生面对面、心贴心,切身感受边疆教育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用笔端和镜头记录下教育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行走万里边疆,深切感受到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深切感受到教育事业与共和国成长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的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旧貌新颜:见证70年新中国教育跨越发展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陆上边界两万多公里。“万里边疆教育行”报道组走了一趟,才切身体会到祖国之大、边疆之美,更切身体会到新中国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辉煌。

    要读懂边疆的教育,先要读懂边疆的路。

    从西藏林芝机场出发,穿过雪山、雨林、瀑布,蹚过落石、塌方、泥石流,耗时12个小时,走完340公里的路程,报道组终于抵达雅鲁藏布大峡谷深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县背崩乡小学。

    在学校副校长白玛措姆记忆里,小时候为了接受完整的小学教育,二年级的她不得不和伙伴们步行到林芝八一镇求学,与家人分别时,小伙伴们哭成一团。

    他们带着柴刀干粮、背着书包被褥,花几天几夜,穿越亚热带雨林,再翻过4500多米的雪山,待到双脚磨满血泡、血泡破了结成茧,待到蚂蟥在身上留下几十处伤口、伤口凝成了疤,才能走到学校。很多学生再次回家,已是毕业之后。

    那时,边疆孩子的求学之路,意味着天涯,意味着遥望爹娘。

    1976年,背崩乡建起一所民办小学,升国旗的旗杆是一根毛竹,粉笔不够,就把木材烧成炭。为了劝辍学学生返校,老师要走过野兽、毒蛇经常出没的原始森林;为了改善学生生活,老师要带着学生课余养猪……

    当时在整个西藏,墨脱学校的条件最艰苦,老师也最辛苦,但一代代教育人坚持在这里办学的意义在于:让知识和现代文明抵达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2013年10月,墨脱结束了“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也是从那一年起,背崩乡小学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大步跑向了现代化——教学楼、宿舍楼、教师周转房、运动场,修建一新;教室装上了电子白板,办公室的电脑连上了网络;学生学费国家包、三餐学校供、住宿不花钱、顿顿吃到肉,小学入学率达到100%。

    “现在的门巴族孩子,是最幸福的一代人。”白玛措姆告诉我们。

    一所边疆小学,一把标尺,丈量着共和国70年来教育奋斗的步伐。

    70年奋斗,中国教育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彻底改变了教育底子薄、整体落后的状况,建立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国教育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正确与宽广,有力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与强大生命力。

    跟随报道组的足迹,读者的目光可以在万里边疆任意扫描——

    鸭绿江畔,英雄之城辽宁丹东。

    忆往昔,宽甸满族自治县青椅山逸夫学校老校长李广连连摇头:“放眼望去,破旧不堪的教学楼、阴冷潮湿的宿舍楼、尘土飞扬的操场,学校四周甚至连围墙都没有。”

    看今朝,丹东市教育局局长于笑溪难掩自豪:“沿边境线走走,你们会发现,房子最漂亮的,是咱们的学校和幼儿园;有国旗飘扬的,是咱们的学校和幼儿园;有歌声回荡的,是咱们的学校和幼儿园!”

    草原辽阔,“鸡冠上的明珠”内蒙古呼伦贝尔。

    这里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全年取暖期长达8个多月。曾经,漫长寒冷的冬季让学生室外体育活动很难开展。如今,全市几乎所有中小学都建设了风雨操场,学生可以在温暖如春的室内体育场尽情活动。

    长白山下,“东北亚金三角”吉林图们。

    过去,当地朝鲜族有句老话,“卖黄牛也要供孩子读书”。现在,卖牛之说早已成为过去,图们的朝鲜族学生享受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十五年免费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1.7%。

    一省一市、一县一镇、一村一校,行走在边疆,这样的变化报道组感受得太深太多。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五中学校长李君龙的话说——“每一寸土地都发生了变化。”

    70年,中国教育波澜壮阔。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每一个家庭紧密相连,也与每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唯一的边境县,与共和国同龄的老教育人格尔力达来拿着学校老照片骄傲地告诉报道组:“学校一年比一年好,一所比一所漂亮,你们说棒不棒?我觉得仅从校园面貌上,就能看出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

    翻看着泛黄的旧照片,平房、土坡、简陋的办学条件,再看看今日宽敞明亮的校园和孩子们纯朴的笑脸,让人如何不动容?

    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深植学生心中

    国家主权,主题宏大而深刻。但行走在边疆,这个主题瞬间变得具象生动:庄严界碑,巍峨国门;长河落日,雪山大漠。

    边疆师生的家国情怀,也会格外浓烈——因为,脚下这方土地,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是先烈为之战斗过的地方,是他们的血和汗换来今日的盛世中国。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一张边疆学校回答了70年的时代考卷。

    70年来,边疆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

    “护界碑,爱界碑,风里雨里都不停……”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这首朗朗上口的“护碑歌”,在各民族孩子中传唱。这背后,是一名老教师把界碑“竖”在孩子心中的感人故事。

    今年八十高龄的黄永腾,在边境乡村学校当了一辈子教师,退了休还不肯歇息。长期以来,他观察到一个现象:当地百姓国防意识不强,很多人不爱护界碑。在界碑旁边晒木薯,甚至都不知道这是界碑,用来拴牛。

    “必须让孩子们从爱界碑、护界碑做起,填补国防教育空白。”2001年,黄永腾为当地孩子设计了“与边防军叔叔护界碑”“界碑天天见”等5项活动。

    师生们利用壮、瑶、京等民族语言进行护碑知识广播、开展界碑亮化净化美化行动、创作护界碑歌和护界碑竹梆等文艺作品……孩子们知道爱碑护碑,也带动了家人、影响了社会,十几年来当地再也没有发生破坏界碑的事情。

    18年来,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但“红领巾护界碑”活动从未间断。黄永腾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红领巾”,在边境上竖起了一块块无形的界碑。

    报道组将“护界碑”的故事采写成文,同时精心摄制了《黄永腾:把“界碑”竖在孩子心中》短视频,记录了黄永腾精神矍铄、在烈日下坚持带领孩子们开展护界碑活动的画面,令读者动容。

    视线从祖国南大门移到我国最西的学校——吉根乡小学,这里距吉尔吉斯斯坦仅一步之遥。

    “生在边境,长在边境,孩子们有责任了解怎样守护边境。”吉根乡小学党支部书记张宝元说。学校与乌恰县边防连结对,常带学生参观连史馆,或请连队官兵到学校讲守边故事。

    一年级小姑娘努尔给亚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吉根乡的护边员,边境巡查、训练、政策宣传,是护边工作的日常。每个月都有半个月回不了家,他们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儿。

    爸爸巴依多来提说:“我们守边护边,每天风吹日晒,确实比较辛苦,但看见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苦一点,心里也很甜。光跟着我们放牧不行,就算守边,也要有文化。”

    7岁的努尔给亚最期待的是放假,这时候她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守边放牧,最美的是住到执勤房边奶奶美丽的毡房里。她记得奶奶、爸爸都说过的一句话:“每一座毡房都是一个流动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个活着的界碑。”

    努尔给亚的话语,让报道组成员深深感动。爱国情怀已经深深融入她以及千千万万边疆孩子的血脉。

    升旗、上课,这些在内地学校最普通的事,在边疆学校则意味着守护自己的祖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