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阅读】精讲才能多练,体育教学中怎么做到“精讲”?

来源: 时间:2025-03-28
 

一、提前布置,少讲场地

在案例中,对于“下面我们每排为一组,各组挑选一名同学做组长,以球场纵轴和中线为界划分四个场地,第一组到右前场地、二组左后、三组左前、四组右后”的讲解,看似交待得很清楚,其实完全可以借助提前布置好的场地,如,在布置好的场地上醒目地标注①、②、③、④等记号,一句“1~4组分别由组长带到①~④号场地”即可,言简意赅。

课前线条分明、器材摆放有序的场地布置,既便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练习的主动性。

二、建立常规,少讲调动

在案例中,采用“嘟”的哨音指挥停止练习,是一种良好的课堂常规的表现。“嘟!”的哨音,意为“停止练习,原地立正,面向老师站好”。如果每次停止练习,都用“同学们,大家停一下,下面……”既费了口舌,喊哑了嗓子,又浪费了学生的练习时间。

因此,对体育课堂的集合、停止练习、交换场地等活动,建立手势、哨音等简洁、便利的信号系统,强化训练,形成常规是很必要的。

三、提炼关键,少搬书本

在案例中,教师用“预备、手型、部位、击球点、用力”5个关键词,就点出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点,纲举目张,重点突出。将其用力动作要领提炼出“插、夹、提、压、抬”5个字,简洁、明了,学生易懂、易记。如果照搬教科书上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约200字的动作要领,冗长的讲解会让学生茫然无措。再如,只用4个字——“高、提、远、跨”,就能让学生牢牢地把握住“单杠骑撑前回环”100多字的动作要领的真谛。

因此,备课时,研究透教材非常有必要,要尽可能将复杂的技术动作要领提炼成关键字、关键词,以方便学生的学,简化讲解。

四、示范辅助,精讲要领

技术动作的讲解,讲10遍,不如给学生示范1遍。示范动作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动作示范后,为了强调和补充,只运用较少的讲解语言就可以了。同样,技术动作的挂图,便于学生看清动作的各个分解部分,更清楚地看懂动作的结构,由此也可以大大减少语言的讲解。

五、练中提示,减少等待

将动作要领全部讲解完再开始练习,学生很可能不能立刻把握住动作要点,只是胡乱做一通,从而就会降低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效果。

在案例中,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徒手模仿练习是在教师的讲解下进行的,如“手型”,教师提醒动作要领“重叠、互握、拇指平行、掌跟紧靠、前臂夹紧、外翻”,学生跟随模仿;“用力顺序”,教师提示“预备、插、夹、提、压、抬”,学生跟随练习,效率较高。教师讲解、学生同时进行练习的方法,也大大减少了学生等待练习的时间,提高了教学讲解的实效。

六、区别指导,减少集合

对于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做到区别对待,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可以单独指导,不必打断其他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在案例中,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肘直、夹紧、蹬地、压腕、插入球下”等提示性语言纠正错误,强化学生动作的动力定型。对于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则必须集中纠正。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集合,因为集合势必有“靠拢—讲解—散开”等,时间上的花费,也会干扰学生练习的连续性。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