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乡村美育最需要的,DeepSeek还是给不了

来源: 时间:2025-02-25
 

有好些天没有跟DeepSeek交流了,我不希望自己形成一种动不动就去找它问答案的心理定势。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问问它,那便是AI如何助力乡村美育,于是,我给DeepSeek留了言,我说:

我是一名乡村美育关注者和公益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AI的巨大资源与技术优势来促进乡村美育的普及与发展。现在,许多乡村学校由于缺少音乐美术专业教师而完全没有开设美育课程,而且乡村学校要想配齐专职的音乐美术教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现实。所以,目前开设了美育课程的乡村学校,要不就是语文数学等非艺术学科的教师兼上音乐美术课,要不就是城市学校教师以支教、走教的方式给乡村孩子们上课,还有的是通过与城市学校或高校结对的形式开展线上授课,也有的是相关社会公益机构指导与组织开展乡村学生艺术活动等。针对这一现状,我想请教你的是:AI对于乡村美育的普及发展,特别是在给乡村学校开设音乐美术课与开展艺术活动、在培训乡村学校兼职音乐美术教师等方面,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可能做哪些事情?又具体怎么操作?缺失美育的乡村孩子们热切期待你的智慧奉献、技术支持与人文关怀!

f733ae8c31f8b6e8b8f4e3981cb516d6.png

DeepSeek照例进行了十几秒钟的“深度思考”,分析了我提出的问题以及它回答的思路,然后给出了它的建议。

它首先肯定了AI技术确实能为乡村美育的困境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然后从课程实施、艺术活动、师资培训三个维度,结合具体场景和可操作性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第一,AI赋能乡村美育课程实施,如构建智能自适应美育课堂、制订文化基因唤醒计划;第二,AI重构乡村艺术活动生态,如开展元宇宙艺术嘉年华活动、 制订生成式艺术共创计划;第三,AI驱动的师资进化体系,如构建教师发展AI镜像系统、建立跨学科美育支持库。在此基础上,DeepSeek还给出了实施路径的建议,提出整个工作可以分启动期(1年)、拓展期(2-3年)、深化期(5年)来推进,并提出了当前可立即行动的几件事,如联系讯飞等企业获取语音技术捐赠,在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乡村AI艺术角”众筹,组织高校志愿者开发开源教学资源包。最后它说:技术不应取代人文温度,而是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获得艺术表达的数字化翅膀,让我们共同探索这条充满可能性的美育新路。

怎么说呢?我看了DeepSeek的回复,感觉到它已经尽心尽力在给我支招了,但我总觉得还缺少了什么。我知道,它给我的这些建议,从技术层面上讲应该都是可行的,可问题是谁去做?谁愿意做呢?我也知道,从事乡村美育工作,首先需要的还不是技术,而是情怀,但DeepSeek等AI是无法提供情怀,无法拥有情怀的。这便是我对它的回答多少有些失望的原因,因为在情怀这方面,它无法跟我有共同的语言,无法实现心灵共振。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谢它的回答给了我很多启示。

没想到我这一句感谢,又让DeepSeek给了我许多进一步更具体的建议和抓手,包括低成本技术适配方案、乡土资源转化指南、可持续运营机制、立即行动工具箱、下一步行动建议等。最后它说:技术的温度,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艺术家。期待您点燃更多乡村艺术火种,如需具体方案设计或资源对接,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

DeepSeek毕竟只是人工智能,它还不是人,作为人工智能,它只可能在它擅长的思维、资源、技术层面给与我们帮助、支持和引领,这方面它已经无可挑剔了。可是,我们现在的乡村美育,最缺的还不是技术,而是人,我们更需要的是情怀,更需要的是爱心。

与DeepSeek的这次交流,让我联想起几天前和湖南宁乡市文小红名师工作室两位老师的见面场景。他们从去年三月开始组织工作室老师开展乡村音乐走教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学期他们将继续在两所乡村中学进行走教,但基于条件所限,只能承担初中二三年级的音乐课程。由此,我们在商讨,可否组织湖南师大的研究生支教团队加入其中,承接两所学校初一的音乐课教学工作呢?那天下午虽然户外细雨蒙蒙,但我们的交流却暖意浓浓。因为,我们探讨的不是技术,而是由情怀所致的对乡村学生的一份爱与担当。这便是与DeepSeek交流最本质的不同。

总之,这次与DeepSeek的交流,不再让我像此前那么地兴奋,或许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失望。我心有不甘,最后我让它写一首诗,献给乡村美育追梦人。

它很快创作出来了,题目叫《裂缝中的星群》。但依然有些遗憾,因为在这首诗中,我还是没有读出我所期待的那份情怀和感动,太过华丽的辞藻反而让我有些不知所云。

63d639a8150f8fc46377975e351f9418.png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