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学校音乐教育需要像太乙真人这样的老师》

来源: 时间:2025-02-17
 

近期热映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卖,热度持续高涨,一跃成为中国电影顶流。网上对此电影的解读众说纷云,言语中都蕴藏着观影者们的修为和见地,而我却对影片中哪吒的老师太乙真人产生了特别的关注。除了他承包了整个电影的大部分笑点和泪点之外,他独特的教学方式更是启发了我,在我看来,正是这位骑着萌猪的仙人师父才成全了顶流男主哪吒。

为什么当下学校音乐教育需要更多像太乙真人这样的老师?影片中的太乙真人颠覆了我们对老师的传统认识。他操着一口搞笑的“川普”,骑着一只萌猪腾云而至,看起来不那么靠谱,道行和技能也不那么出色可恰恰是这样一位“不正经”的老师,用爱心滋养了魔丸哪吒。他善良宽厚,坚守正道;幽默松弛,宽宏大量。作为老师,他对哪吒从没有教条式的规训,也没有程式化的教学,只有不厌其烦地鼓励和引导,以及倾尽全力地托举和兜底。他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当前音乐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更回应了现代教育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美育人,回归育人本质

当前,学校音乐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学校教育体系过度强调分数和升学率,导致音乐教育逐步趋向功利化。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被弱化,在学校教育中扮演更多的是边缘学科或一种竞争工具,重分数轻育人,重技术轻审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发展遭到了压制,师生的关系也逐步梳离。

影片中,在以仙为正道的世道,太乙摈弃世俗眼光,收下人人惧怕的魔丸做徒弟,他不芥蒂哪吒是魔丸转世的身份,即使知道魔丸天生具有危险性和破坏性,也无条件地给予爱和包容。他一心关注哪吒的成长,教导他向善向美,他引导哪吒保护陈塘关的百姓,让其从自我放逐中走出来,化戾气为力量守护家园,为家乡人民带来福祉。他用爱激活哪吒自我生长的力量,指引哪吒探寻自我生命价值和生命的整全,带领他从个人世界走向他人世界,从自我中心走向社会责任;他地教学绝不局限于技能和道法的提升,更不会用规则和标准去束缚哪吒。他提醒我们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需求,更应该是根植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缓解内卷,用爱化解焦虑

“教育内卷”是学校教育的高频词,音乐教育也不能幸免。功利化和短视化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和师生都疲惫不堪。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音乐教师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和赛课,学生被迫参加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断加压,导致教育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竞争和内耗。

影片中同样有“修仙”的内卷环境,哪吒为了获取宝物救敖丙和家乡,不得不踏上升级打怪的修仙之路。修仙的过程荆棘载途,哪吒生性顽劣、叛逆,喜欢捉弄他人,也曾一度让太乙头疼不已。尽管如此,太乙从没有用高压手段逼迫哪吒,而是用爱与耐心陪伴他成长。面对哪吒地急躁和顽皮,他不会六神无主,急于求成,而是随机应变,静待花开。他一次次巧妙地用幽默和智慧化解了哪吒的叛逆,用爱心和信任建立了与哪吒的情感联结。他并不断提醒我们,爱是教育的底色,没有爱,教育就会失去温度。音乐教育应当是一种愉悦的、美好的体验,而不是一场痛苦的竞赛。学生个体生长的时间秩序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像春天的花朵,早早绽放;有的学生像冬天的树苗,需要长时间的蛰伏,教师应当以爱心浇灌,以耐心守望。

三、因材施教,匠心应对差异

当前学校音乐教育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价,都倾向于追求标准化和统一化。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压制了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而太乙真人始终尊重哪吒的天性,欣赏哪吒的天赋,并根据哪吒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方式,引导哪吒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哪吒面临重大抉择(如对抗天劫、为父母报仇)时,他也不会强行干预,而是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支持,帮助哪吒看清现实,并做出正确判断。他教会我们“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在承担责任中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不是塑造顺从的个体,而是尊重个体的共性与特性,培养个体的创造性和独立性,从而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

我想,未来学校音乐教育应该多涌现出像太乙真人这样的老师,以爱心滋养学生心灵,以耐心守护学生成长,用匠心托举学生未来。让学校教育不再是冰冷的任务,而是充满温度的生命对话。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