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赏】徐哲涵《伴我成长的声音》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06-21
 

伴我成长的声音

高一(9)班   徐哲涵

   如今的房子,甚是符合父亲心目当中的“不为过的豪华”标准。平日在家,我开门关门时随心所欲——不用担心听到刺耳的“尖叫”。但心中总有些失望与不舍……

   我父母,买的第一套房,是前进路上的。因在五楼,采光很好,屋里氤氲着家的温馨与美好。或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房间的门只要被开关,就会发出“吱呀”的调子,声音浮在半空竟一时散不了,站在哪都好像能听得见。

   白天,家里人或上班或上学,不会被这种“噪音”影响到,但到了晚上,尤其酣睡时刻,这突出又突兀的声音惹人万分恼火——我就是这般同母亲埋怨的。她面带歉意,边帮我把火龙果削皮挖好边说:“不好意思,打扰你睡觉了,以后关门会注意的。”

   于是,夜幕再次降临。我习惯性倒在床上歪着,高强度的学习使我不知不觉几近入眠。

   就在这节骨眼上,我听见逐渐清晰的跫音,便决心装作睡着。那脚步声轻悄悄进了房间,离我很近。我可以确定是母亲。她把用好了但仍插在插座上的充电器拔下,便欲离去。

   只听她将手搭在门把手上,金属转轴被扭紧,发出圆润舒坦的弹簧压缩的韧性的声音。门便缓缓移动、关闭,速度缓慢地仿佛试探地雷,每过一个节点便迸出一个“嗒”,从木门之内向外蔓延,不断蔓延。无数个“嗒”紧密相连成共产党人的电报,极度压抑着……不知过了多久,门被关上,留下一片黑暗与茫然的我。

   第二日的早饭桌上,母亲问:“昨晚有没有吵到你?”我答:“没有。”她满意地叹息,兀自念叨:“那可不,我很慢很慢,声音很小的。”

   我便习惯如此。从听着无线电波般的关门声入睡,到学会自己关门。房门依旧吱吱呀呀,母亲依旧会给我挖火龙果,我却一直没告诉她:傻瓜妈妈,如果关得快一点,反倒声音会小得多——可我怎么会告诉她?怎么会去伤害一颗母亲的心!

   如今搬至新房子,房门不再产生噪音,母亲也不再缓缓关门。每当她替我掩门而去,我会想起那曾伴我成长的声音,那失误又完美的母爱。

                                                                                     (指导老师  孟令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