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题型是现在高考命题的主流方向之一。 比如近年上海高考的语文学科,第一篇阅读都是社科类文本阅读。2024年探讨的是哥白尼与日心说,2023年则涉及进化论,都需要一定的跨学科知识。 英语学科由于阅读篇目多,有更多可能包含其他学科知识点。如果能在课外多拓展一些相关知识,考试时也能更加从容应对。 小编整理了两条最近1年发生的重要生物学新闻及相关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选考生物的同学更可重点关注!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发布消息称,2024年4月30日,该院殷浩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程新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治愈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糖尿病的病例。

信息来源:上海科技党建网
相关知识: 人体中的糖
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60%~75%的能量供应来自糖类。人体内糖的总量一般不超500g,以血糖(约5~6g)、肝糖原(约70~100g)、肌糖原(约300~400g)三种形式存在。
运动员每小时至少要消耗300g糖,人体内的糖仅能满足1小时左右高强度运动的能量需求,因此,一定时间后快速补充含糖食物可有效维持血糖含量稳定,为长跑提供能量。比赛中的补给站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是运动员补充能量的关键。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主要是葡萄糖,人体正常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0.8~1.2g/L)。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当血糖被消耗、浓度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
血糖的去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随血液流经各组织时被组织细胞摄取,氧化分解;当血糖浓度上升时,在肝和骨骼肌细胞内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过多的血糖还可在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内转化为甘油三酯等非糖物质。
糖尿病 如果血糖含量过高,超过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最高阈值(通常为8.96~10.08mmol/L),这些糖就会随尿液排出。健康人一次性摄入大量糖会引起偶发性尿糖,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超出正常水平则会引起尿糖持续偏高,因葡萄糖随尿液排出时会引起大量水和葡萄糖流失,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及形成的原因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下图左)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多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发病率低且存在家族发病的特点。2型糖尿病(下图右)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典型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即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进而引起血糖偏高。
香港大学医学院2024年1月31日公布,港大医学院开发PD-1增强型DNA疫苗取得突破,在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下,实现超过6年的艾滋病预防及病毒控制。 该疫苗是利用DNA载体编码特定抗原,并与可溶性PD-1蛋白进行融合。实验结果显示,接种了PD-1增强型DNA疫苗的实验恒河猴,在感染HIV并再次加强接种后,长达6年内未出现HIV病征。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些实验猴在没有接受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情况下,成功地抑制了病毒复制。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实验猴体内的T细胞免疫反应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T细胞能够持续6年之久,有效针对病毒进行多功能和广泛的免疫应答,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侵害。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PD-1增强型DNA疫苗策略在HIV防治中的巨大潜力,有望成为防治HIV的第三代DNA疫苗。 信息来源:新华网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或缺乏导致的疾病。免疫缺陷病常表现出对病原体感染非常敏感、抗肿瘤能力低等特点。按照病因不同分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典型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HIV主要侵染和破坏人体辅助性T细胞(如下图所示),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退或丧失。
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示意图
艾滋病疫苗研发困难的原因 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HIV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给疫苗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其次,对HIV的致病机制研究不够透彻,HIV仅感染人类和某些灵长类动物,缺少适宜的动物模型;第三,HIV主要破坏免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