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蛋白质分选——蛋白质的合成及去向

来源: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一生物备课组 时间:2024-12-12
 

图片

关于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去向很多同学弄不明白,现在带你一图看懂!

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分选大体可分2条途径:

(1)共翻译转运(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途径(图右侧)即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和与之结合的SRP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腔或定位在ER膜上,经转运膜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再分选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这种蛋白在信号肽引导下边翻译边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共翻译转运。注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质分选也按此途径来完成。

(2)翻译后转运(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途径(图左侧)即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骨架蛋白。酵母中有些分泌蛋白由结合ATP的分子Bip蛋白(Bip-ATP)与膜整合蛋白Sec63复合物相互作用,水解ATP提供动力驱动翻译后转运途径,即分泌蛋白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再转运至内质网中。

二、蛋白质的转运方式有四种:

1.跨膜转运:细胞质基质合成的蛋白质转运至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2.囊泡运输:蛋白质通过不同类型的转运小泡从粗面内质网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运至细胞内外不同目的地,如溶酶体、细胞外。

3.核孔的选择性的门控转运: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地完成核输入或从细胞核返回细胞质。

4.细胞质基质中的蛋白质的转运:上述几种分选类型也涉及蛋白质在细胞基质中的转运,这一过程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但由于细胞质基质的结构并不清楚,因此对其中的蛋白质转运特别是伴随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蛋白质分子的转运方式了解很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