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案例】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与分类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2-06
 

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与分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了解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动作特征。

2.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

3.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学习策略。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2.教学难点: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内涵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知道运动技能的学习分哪几个阶段吗?针对不同的运动技能,在不同的阶段,练习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新课学习

(一)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

1.运动技能的定义和特点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和技术的能力。一项运动技术,从初学到精通,学习者的动作表现随着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到运动技能具有习得性、动作结构相对固定和任务驱动等特点。

2.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

关于运动技能的形成阶段划分有多种研究理论,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进行阐释和说明。比较经典的“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理论。

1)泛化阶段

泛化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的术语,指的是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在泛化阶段,教师应通过准确的示范、形象的讲解、观看视频、图片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动作示范和视频播放最好能反复多次,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动作表象。要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练习,而不应过多强调动作技术的细节。

2)分化阶段

分化也是一个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的术语,指的是有机体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能够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分化。

在分化阶段,教师应特别注意纠正错误动作,开始让学生体会和关注动作细节,以促进分化阶段的进程,使动作不断趋于准确、熟练。

3)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巩固和自动化阶段的特点是,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有关神经中枢之间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动力定型。动作更加精确、协调、熟练、流畅和省力,完成动作轻松自如,有些动作已经可以在无意识情况下完成,即将达到自动化程度。

运动技能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形成阶段的划分不是截然的、清晰的,阶段与阶段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同的技能,不同的人经历某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也是不确定的。有的技能简单易学,很快就可以进入第二或第三阶段;有的技能比较复杂,进入下一阶段的所需时间可能就会较长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同学,泛化阶段可能会非常短暂,很快便能进人分化阶段,而运动能力较弱的同学,分化速度较慢,泛化阶段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很长。但不管怎样,运动技能形成的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一些典型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每个学生大体上处于哪个阶段进行判断识别。然后采取针对性的练习方法,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与熟练。

(二)开放式运动技能与封闭式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而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依据运用动作技能时人体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利用、依赖程度以及外部环境刺激的可预测性,运动技能可以分为封闭式运动技能与开放式运动技能。

封闭式运动技能是指外部环境刺激是可预测的,对外部环境刺激的依赖程度较低的运动技能。如跳远就属于封闭式运动技能,运动员每次试跳时,外部环境刺激相对稳定,而且可预测性较强,运动员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一系列技术动作可以基本上不依赖外部环境刺激。封闭式运动技能一般都具有比较固定的动作结构和程序。

开放式运动技能指外部环境刺激难以预测,运用时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刺激做出相应变化的运动技能。开放式运动技能对外部环境刺激有较高的依赖程度,而且外部环境刺激的可预测性较低,需要随时瞬间决策,随机应变。例如,乒乓球比赛中,除了发球以外,其他的运动技能都属于开放式技能,运动员无法提前规划整个动作,每次击球都需要对来球进行判断,并在瞬间做出如何回击的决策,每次击球的方法、力度、速度、角度等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根据来球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在学习、运用的难度和要求上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类型的运动技能。

思考讨论:想一想,你学过的运动技术,哪些是开放式运动技能,哪些是封闭式运动技能?

(三)运动技能的学习策略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应该怎样进行练习,练习时应该注意什么,以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

1.泛化阶段的学习策略

通过观看示范动作、视频、图片、听取教师讲解动作要点等途径,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学习初期应反复多看动作示范,以便形成动作的视觉表象,从而有助于进行模仿性练习。

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的关键技术环节上,争取做出方向、速度、顺序、幅度等要素基本正确的动作,暂时不要过多关注技术细节。

练习过程中多与同学相互观看、相互检查,发现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互相提醒纠正。

2.分化阶段的学习策略

继续坚持反复练习,可以适当变换练习的方法和条件,并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纠正错误动作或减少多余动作上来。

要细心体会动作的技术细节,尝试利用本体感觉来判断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逐渐提高本体感觉的清晰和精确程度。

通过反复、大量的练习,不断提高动作的准确性、熟练性,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和实际运用能力。

3.巩固阶段的学习策略

应多在变换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如变换练习环境、练习器材、练习难度,增加对抗因素、增加对抗强度等,不断巩固提高已经掌握的运动技能。

要经常参加教学比赛或展示表演等活动,以提高练习和运用情境的复杂性,学会在复杂的练习情景或对抗条件下运用已掌握的运动技能。

坚持经常练习,学会想象练习,防止技能消退或生疏,促使运动技能达到稳固的自动化水平。

案例分析

(一)内容

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与分类。

(二)目标

1.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动作表现特点。

2.理解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概念,能列举几种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

3.掌握运动技能的相关知识,提高运动认知水平。

(三)重难点

1.重点: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与运动技能的分类。

2.难点: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约1分钟)

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体验与思考(约5分钟)

教师请出4-5名同学到讲台上,跟随老师学习一节武术操“手型变换”。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看他们的动作表现,提示同学们,教师在学练之后要进行提问。

手型变换只学练四拍动作,其中包括拳、掌、钩三种手型。第一遍同学们跟随老师做动作,第二遍听口令做动作,然后教师向观察的同学提问。

教师提问:这几名同学的动作表现有什么特点?

可以预见的回答有:他们的动作有点笨拙,不太协调:在听口令做动作的时候,他们有时会忘记动作方法,要看到别人的动作才能想起来怎么做;他们的手型经常有错误。

3.教师讲解(约4分钟)

教师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点评,表扬他们观察得很认真、很仔细,并开始讲解运动技能形成阶段划分的知识。告诉同学们这几名同学刚开始学习武术操的动作,还处于运动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泛化阶段,这时候的动作特点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有点儿笨拙、不太协调,有多余动作,容易遗忘。

4.体验与思考(约10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几名同学下一步的学练情况,然后教师带领四名同学继续练习武术操若干遍,直到能基本上独立完成动作。

教师再次提问:现在这几名同学的动作表现和刚才相比,有什么变化吗?可以预见的回答:比刚才的动作熟练了:已经记住动作,不再忘记了。

教师讲解:这一节动作比较简单易学,同学们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已经进入技能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分化阶段了,然后简要概括分化阶段的动作特点。

教师请同学们深入思考,如果这几名同学每天都坚持练习,经过两三天的练习之后,他们的动作表现会怎样?在同学回答之后,教师引出技能形成的第三阶段——巩固与自动化阶段,并简要介绍巩固与自动化阶段的动作特点。

教师总结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动作表现特点,并提示不同阶段的练习注意事项。

5.观看视频(约3分钟)

播放武术散打比赛和武术套路比赛的视频。

6.提问与回答(约3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观看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散打和套路都与武术运动有关,但散打比赛和套路比赛中的运动技能,如直拳、摆拳、格挡、蹬腿等,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回答自己的看法,但意见可能并不一致,也不一定符合教师的期望。这不要紧,关键是要引起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7.讲解运动技能的分类(约5分钟)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什么是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重点解释什么是技能运用对外部环境刺激的依赖性。

8.小组讨论(约5分钟)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讨论对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的理解,并列举几种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每小组推出一个代表准备发言。

9.代表发言(约5分钟)

各小组代表把本组列举的开放式和封闭式运动技能向全班做简单陈述,教师分别进行梳理性点评,并对陈述表现较好的小组同学给子鼓励。

教师布置课下思考问题:练习开放式运动技能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提示同学,教师将结合选学模块的实践课教学解答这一问题。

10.总结(约4分钟)

教师简要概括本课学习重点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交代下次课内容,宣布下课。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