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活动】校级微课题展示语文课题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1-22
 

江苏省仪征中学

2024-2025学年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及实践研                                        

课题申报人:    姚祥琳             

一、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情境任务:情境任务是指将学习任务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学生通过解决情境中真实或拟真的任务,找到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方法。“情境任务”中“情境”和“任务”不再独立存在,而成为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一组概念。情境不再单纯营造氛围,而担负起提出具体问题的职责,任务则是内在的驱动力,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和措施。     

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元素,‌在写作教学中发挥阅读的引导作用,‌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这一教学模式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读写结合,‌重点突出,‌多读多写”。

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形式,‌包含多种文体,‌如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特点是使用古代汉字,‌语法结构复杂,‌词汇丰富,‌且表达方式较为正式。‌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和具体的任务,‌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系统设计,优化文言文教学模式,从而驱动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文言文知识,提升他们的读写能力,‌并通过实践探索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研究现状:

情境任务笔者以情境任务”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发现文献数量极为丰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科学段覆盖面广泛,并且涉及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大单元设计等多个教学热点话题,如朱美娟(2024)《依托情境任务,助力名著阅读——《景阳冈》教学实录及评析》,李霞(2024)《任务群视角下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等,可以看出这一主题仍是当下的主流研究话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高中文言文:笔者以高中文言文”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发现文献数量极为丰富,包括针对高中文言文的具体的课例展示、试题研究、教学策略研究等,如韩晓蓉(2024)《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以《登泰山记》教学为例》、季益妹(2024)《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及其教学策略》、张继明(2024)《夯实基础优化教法——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等,可以看出高中文言文的研究前景广阔。

读写结合:笔者以读写结合”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进行检索,发现文献数量极为丰富,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与散文、小说、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相结合,如刘琳(2023)《初中语文散文名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陈泳洁(2023)《读写结合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可以看出“读写结合”的文体适用性极强。

情境任务“文言文”和“读写结合”相结合:笔者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将这三个关键词相结合之后进行搜索,发现专门研究的文献数量就极为有限,如石瑾艳(2024)《“文言文”情境写作任务驱动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田芸(2024)《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以《逍遥游》教学为例》及李艳(2022)《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研究》这三篇。

综上:“情境任务”“文言文”和“读写结合”是国内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有助于解决诸多教学问题。并且关于“情境任务”“文言文”和“读写结合”的研究几乎是相互独立的,后期尚存在很大的研究潜力和空间。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实践和推广价值。

研究价值:

1.研究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真实地情景体验中获得读写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素养。

2.立足目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提出情境任务驱动下的“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提高教师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基于文言文情境任务教学理论与实践,丰富“读写结合”的研究,有效地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探讨“读写结合”原则在文言文情境任务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的应用

2.分析基于情境任务的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与实践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3.分析基于情境任务的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与实践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4.总结不同类型文言文基于情境任务的“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研究内容:

1.当下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调查

2.情境任务驱动下多角度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

3.情境任务驱动下高中语文文言文“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4.情境任务驱动下不同类型文言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路径整合

研究重点:

1.文言文教学中情境任务与“读写结合”的融合途径研究

2.情境任务驱动下文言文“读写结合”实施的案例研究

3.情境任务驱动下文言文“读写结合”的评价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理论研究和教学设计:首先对读写结合”原则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教育技术、认知心理学等,探索情境任务驱动下文言文“读写结合”方法。

2.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选择一定数量的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教学记录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学生在不同类型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的表现以及反馈。

3.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类型“读写结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读写结合”设计与情境任务契合点,最终进行文言文教学的优化。

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24.07-2024.08

进行文献检索和收集,寻求课题相关理论支撑,明确研究目标、方向、重难点;调查统计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基本情况、情境任务教学情况以及“读写结合”在文言文中实施情况。

实施阶段(2024.09-2025.04

基于准备阶段的调查,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读写结合”进行情境任务引领下的课堂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及时的案例整合和分析。

结题阶段(2025.05-2025.06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论文、反思等),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课题研究成果鉴定做好准备。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在广泛查阅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前人的学术成果,探求他们研的得失,以便快速吸纳前人成果。探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该课题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情况,从而为本文确定研宄的方向和重点

2.文本分析法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先进,因此需要详细地了解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编写特点,以及在这样的编写体例下如何落实情境任务引领下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

3.案例分析法

本研重在实践路径,所以尤其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所有的案例都来自笔者在一线的实践,尽管有些案例有所借鉴,但大部分都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得。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基于情境任务的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果。

2.基于情境任务的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提升学生文本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基于情境任务的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能的创新之处:

1.本研究将教学中的“情境”“任务”概念统合,将任务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以情境化任务的形式展开文言文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2.本研究将当下学者、教师对情境任务的实践探索归纳整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文言文教学下情境任务的设计策略和模式,探索文言文教学新路径,践行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3.基于情境任务的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指向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同类型文言文文本与“读写结合”的实践意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5项)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2024.08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课堂实施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2024.12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2025.01

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文言文读写结合”教学实录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