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小课题研究不能因“小”失“重”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1-07
 

小课题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策略的应用: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工作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有研究者认为,小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形式灵活;着眼微观;周期较短;倾向个体。也有研究者指出,小课题之所以“小”:一是低起点,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点”或者某个细节;二是日常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三是好操作,只需具有基本的问题意识,会运用文献查阅、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四是短周期,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五是易评价,成果表现形式多样,一般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论文。

还有研究者认为,小课题研究应该是“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的行动研究,是小步子推进、小环节切入的小问题研究,是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注重实用的实践研究,是低起点、低要求、重心放低的草根研究,是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贴近生活、贴近教师、贴近工作实际的田野研究。

小课题研究实践已有几十年,也出现了一些需要警惕的问题,如过于正规(严格按县级以上立项课题规范要求执行),或简单对待(应付、随意、无果等)。对此,笔者认为,小课题研究不能因“小”失“重”,要做到六个“不能”。

第一,研究态度不能差。一要坚持问题意识,即按照“问题→主题(小课题)→方案→实践→反思→改进→问题”的路径;二要坚守专业品质,即以“大”对“小”,必须参照县级以上立项课题的有关要求,讲究专业性、周期性,不企图速成。

第二,研究团队不能无。一要建立研究共同体,应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组建小课题研究的小规模自组织;二要合作研究小课题,即与同伴(同事)共同研究,同时获取专业研究者的支持,重视专家引领帮助。

第三,研究论证不能缺。一要讲究专业性,必须让小课题研究经历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可以不搞开题会,但必须对研究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二要及时进行调整,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研究计划及方案等。

第四,研究过程不能薄。一要讲究周期性,即小课题研究不能因其“小”(短周期)轻视“过程”,要按照“方案→实践→反思→改进”路径螺旋式推进;二要“小步子”推进,因为小课题研究由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小步子”是基本的推进策略。

第五,研究资料不能弱。一要重视资料收集,做到“四多”,即多方式、多途径、多种类、多阶段;二要实效资料整理,做到阶段性与终结性相结合,以促进研究者及时反思、持续改进,做到目标导向与成果导向相结合,以聚焦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经验改组,促进研究成果生成。

第六,研究成果不能失。一要坚守底线,即小课题研究要将目标和成果落定在课堂,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总结能力和改进课堂教学能力等;二要追求实效,即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要形式多样,经验和案例等可操作、可推广,报告和论文等具有学习借鉴价值。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