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宋修见:“审丑”时代,如何教孩子们审视“丑”?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0-25
 

有学者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审丑,实则是一种现代审美能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丑”的负面价值,缺乏一种全面理性的分析,把审丑教育排除在美育之外。在美育广为普及、重要性日益凸显的当下,我们亟须思考:如何跟孩子们谈论“丑”,如何在美育中补上“审丑教育”这一课。


教师、家长如何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

渗透对青少年的“审丑教育”?

宋修见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


图片

审丑教育和审美教育一样,是旨在培养人格健全、心灵温润、精神明亮的人的教育,其同样需要潜移默化地浸润渗透。具体而言,教师和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不断提升自身审美素养,树立正确的美丑观。教师和家长的审美素养决定着审丑教育的质量。审美素养主要是指人的审美感受力、判断力与鉴赏力,这其中也包含分辨美丑的能力,特别是鉴别丑中之美和批判以丑为美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可通过艺术人文经典鉴赏等途径不断提升自身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树立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敏锐的美丑鉴别力。通常来说,“丑”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的丑,即不符合人类一般审美标准的存在物或现象,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不好看”“不舒适”等;二是艺术的丑,通常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看似丑或不美的形象,但其中往往蕴含着活泼的趣味、崇高的品质或者艺术的探索性表达,如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出土的“击鼓说唱俑”、法国作家雨果创作的《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法国艺术家杜尚命名为《泉》的小便池艺术品等,可见,“审丑”也是艺术鉴赏的一个重要范畴;三是广义的丑,接近伦理学范畴的“恶”,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和不道德行为,比如在树上攀爬拍照、在网络上炫富、虐待动物等,对这些丑的行为,我们须引导青少年进行批判。

图片


二是引导青少年客观认识自然,不以一己好恶评价外物。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这方面的生动教材,时人以梅之曲之欹之疏为美,而致“江浙之梅皆病”,其疗愈之法是“纵之顺之”“解其棕缚”。家长和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客观认识自然,遵从自然规律、欣赏自然之美,不以一己之好恶作为评价万物的标尺,而是包容、科学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进而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会悦纳世界和自己,理解审美的多元性。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经常对别人的身材长相和衣着打扮品头论足,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行为,同时这种行为也加剧了青少年的“审美焦虑”。对此,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时疏导青少年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发现和追求自己独特的美,用“腹有诗书气自华”之类的道理引导他们积极塑造心灵美和气质美。

图片


三是引导青少年辨别和坚决抵制庸俗、低俗、恶俗的文化艺术。在文化艺术日趋大众化、世俗化和娱乐化的时代,一些人在流量的驱使下,粗制滥造出一些充斥着庸俗、低俗、恶俗的内容来博人眼球,人物造型怪异丑陋,情节内容胡编乱造,这对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青少年来说往往具有迷惑性,容易误导其审美。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青少年多阅读鉴赏经典文艺作品,陶养他们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以审美和审丑相结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文化教养、价值信仰以及对生命的理解等,这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所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然而,在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代际审美标准、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的差异越大,审丑教育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充分尊重青少年,关注他们的心灵情感,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

图片


四是掌握正确、科学的审丑教育方法。审美教育是一种诉诸情感、作用于心灵的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审丑教育同样如此,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特别是要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丑”、理性批判“丑”。教师和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审美判断力和美丑鉴别力,同时保持一种相对开放、与时俱进的眼光和胸怀,通过言传身教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举例来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一度把烫头发、戴墨镜、穿喇叭裤视为“二流子”,然而在多元文化交汇的今天,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追求个性化装扮的青少年一律视为“不良少年”,相比简单粗暴地否定甚至严厉批评,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开展礼仪与搭配的专题讲座,让青少年懂得发色、肤色与着装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美学规律进行搭配,显然效果会更好。


五是引导青少年用合理的方式抵制社会生活中的“丑” 的现象。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丑”的社会现象,这就涉及广义的伦理道德层面的审丑教育问题。面对负面的社会现象,家长和教师应及时提醒青少年引以为戒,坚决不做“丑”事,恪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与此同时,家长和教师还要引导青少年以恰当的方式抵制“丑” 的言行,例如抵制校园霸凌、学会关爱和尊重他人等,用自己的努力净化社会环境、创造美好生活。从这个意义来说,审丑教育不仅对个人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对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也有深远影响。

图片



节选自《教育家》2024年5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