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内蒙组曲》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0-18
 

一、创作背景
    《内蒙组曲》是马思聪1938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原名《绥远组曲》。标志着马思聪小提琴音乐创作的成熟,并“开始进入利用民歌来创作的新途”。正是马思聪在三四十年代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了解到热爱的转变过程。
二、作品分析
    全曲共分3个乐章,即“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从这部作品的创作,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自己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
第一乐章史诗采用《跑马溜溜的山上》的旋律。
第二乐章“思乡曲”,主题直接采用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由四个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每一乐句都呈波浪型线条而递次下降,加之商调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怀念和忧伤的情调。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民间创作中最常用的变奏手法,体现出具有三部曲或与变奏曲式混合的结构则。
第三乐章“塞外舞曲”采用远民歌《叫大娘》的旋律。马思聪在民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他的艺术想象力,成就了这部中国小提琴音乐文献中的精品。
三、艺术评价
    我们可以从《史诗》庄严、朴素的独特旋律中感受到塞外辽阔土地的气息、自然风光的奇异、质朴人民的真情;从《思乡曲》悠长、哀婉的旋律中听到背井离乡的游子对故土思恋的哀歌;从《塞外舞曲》欢腾、跳跃的旋律中体验到人民群众热烈歌舞的动人场面。马思聪在40年代还曾将这个组曲的两首(即“思乡曲”和“塞外舞曲”)改编成管弦乐曲。《内蒙组曲》以其和“塞外舞曲”)改编成管弦乐曲。《内蒙组曲》以其浓郁的民族气质与娴熟的专业技巧的完美结合,得到了小提琴艺术家和音乐爱好者的长久欢迎。在“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评选活动中,《内蒙组曲》成为小提琴音乐部分三首提名曲目之一。必须提及的是《内蒙组曲》这部作品中的三个乐章也经常被当作三个独立的作品,在音乐会上广泛演奏,而其中的《思乡曲》则是最脍炙人口的名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