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0-14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回顾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同仁的持续关心、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更新育人理念,优化教师队伍,夯实科研基础,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本学期,我校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各项工作中吃苦在前,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全校教职员工精诚团结,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作总结如下:

一、聚焦党建引领,以思想作风为抓手提质增效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党风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意义。学校办得如何,取决于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更取决于学校的党风建设。

(一)深入领会“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标注了新的历史方位,擘画了新的发展蓝图,需要我们深入领会、积极贯彻。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敏上了党课《喜迎二十大》;全体党员观看了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党课开讲啦》第2期的专题党课;全体党员观看“二十大”开幕式并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邀请党校周建主任作了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小组认真组织学习了二十大报告。所有党员发放了二十大报告、新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党的二十大辅导读本》两本学习书籍,接下来将继续组织对二十大精神的深入学习活动,并把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二)积极推动“学习场”营造

学习可以提高思想觉悟,学习可以明确人生方向,学习可以增强自身素质,校党委和各支部认真开展好学习活动,确保“三会一课”正常进行。党委班子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每半月学习一次,由党委班子成员轮流领学。支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党小组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并组织了对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的深入讨论。校党委书记姚国平和副书记陈德军、纪委书记孔艳等给党员们上了专题党课;朱宏卫、张瑞祥、吴敏、孟令军四位党委委员到支部给党员上了党课《坚定不移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三)认真落实“双培养”机制

为切实加强我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本着坚持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的原则,完成了彭发、李凡、陈庆阳、张淑雅4位同志预备党员转正工作,杨震同志发展为预备党员,确立姜业锋、赵雪梅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党委继续落实“双培养”机制,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队伍的同时,加强对党员同志业务能力的指导,2022年有28位党员获评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邓迎春同志获评江苏省教学名师。

二、部署疫情防控,以线上线下为依托弦歌不辍

疫情突袭,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确保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一)政策调整前,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事

1.加强宣传,建立制度

每日更新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和管控地区名单,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要求,制定师生离扬相关规定,要求所有离扬师生必须向校长室汇报,详细填写离扬时间、离扬原因、离扬方式、途径地区、终点地区等相关信息,在征得校长室同意后方可离扬。

2.畅通渠道,及时报告

每日(包括节假日)认真做好师生健康信息收集,特别是省外地区回扬和省

内管控地区回扬的师生员工以及共同生活人员相关信息汇集,并登陆省市两个疫情防控平台上传数据。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向相关社区、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局报告,保证信息畅通,预警及时准确。

(二)政策调整后,以精准之措应对非常之难

12月上旬,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很快我校师生陆续感染新冠,并出现症状。为最大限度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两手抓,两不误,我校结合实际,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教学优势,全面统筹,科学组织,线上、线下教学同步推进。

1.科学部署,精准管理

校党委立即行动,召开专题会议,对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而详尽的部署,先后发布了《告学生书》《告家长书》和《告全体教职工书》。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发展中心、信息与实验中心等多部门联动。各年级及时进行工作安排,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相关准备工作。班主任每日联系学生、家长,统计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以及线上线下的学生上课人数。

2.精心研磨,护航成长

在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疫情,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全体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课前调试设备,确保线上学生视听效果;课中时刻关注教室和远端学生的状态,连线学生回答问题,努力保证线上、线下学习质态等效;课后将重要课件及学习资料转发钉钉群,便于学生完善笔记。正所谓:一尺丹心,只为桃李茁壮;万千准备,只为课堂周全。

三、落实立德树人,以核心价值为方向铸魂育人

学校持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作为提升学校德育水平的主要抓手,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结合爱国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等具体措施,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任务,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途径,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加强德育方式研究,创新德育运行机制

1.提升班级管理效能

班主任在管理好班级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模式,切实转变德育理念,着重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特殊学生的帮扶这两个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同时,学生发展中心要求班主任认真记录班级学生谈话记录表,做到与学生有交流有记录。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0221122日下午2点,为做好市政协十二届二次全会大会协商发言有关准备工作,仪征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围绕“加强青少年心理关爱行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我校作为扬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之一,专职心理教师高凡与会,并介绍了仪征中学当前青少年心理关爱活动开展情况、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关爱成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从医教融合等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都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并利用“心灵家园”对个别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学生个性,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3.发挥家校育人合力

本学期,班主任老师通过家访、电访、微信、校信通、请家长来校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高三年级还分类、分层召开小型家长会。三个年级在期中考试后,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了更好地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张瑞祥副校长要求班主任积极与家长联系,做好家访工作,特别要求部门重新制作“家访记录”,要求灵活多样地进行家访活动,比如请家长进校园,班主任走进原生态家庭等。此举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并与家长共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家长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把真实信息反馈给学校,以促进学校改进管理制度和教学措施。

(二)深化系列教育活动,突出常规主题教育

1.开展法制宣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安全常识。认真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包括学宪法黑板报活动、“宪法宣传周”活动标语及“宪法晨读”活动,活动中各班级组织学生领读、朗读、熟读宪法,在聆听中增强认知,在朗读中感悟要义。班主任结合“宪法周”主题班会、思政课老师结合生动鲜活的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宪法的内容和意义进行精彩的阐释和解读,让同学们感受宪法的神圣与庄严,认识到宪法与生活息息相关。

2.强化常规管理,规范育人,行为育人

强化新生入学教育,要求各班级进一步学习有关规程,让学生知道作为仪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学生进入校门自行车要推行、按指定地点摆放并排列整齐、在校园内要佩戴胸卡、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爱护花草树木、节约水电等细节抓起,扎实推进常规管理,从文明、礼仪、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加强督促,并积极在各年级开展争创“文明班级”、在学生中开展争做“校园之星”活动,让学生懂得合作、诚信是立人之本。

3.举行多样活动,德化于心,落实于行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11月3日下午,我校举行了第32期学生业余党校开班典礼。为了筑牢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伦理道德素质,1129日下午第四节课,高二(16)班在综合课程体验楼二楼小剧场面向全校开设了以“网络安全和网络伦理道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为纪念“一二”学生爱国运动87周年,用音乐的形式纪念伟大的“一二”学生运动。我校通过大合唱进行了富有特色的爱国爱校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在铭记历史的同时,充分展现出仪中学子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我校于20221220日下午举行了“传优秀家风,做有为青年”的学生业余党校第31期学员主题活动。

4.用好德育阵地,健全人格,提升素养

充分发挥宣传橱窗、升旗台、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本学期,共举行5次升旗仪式活动,主要有“做文明仪中人”“喜迎二十大,奋发向未来”“脚踏实地,信心百倍迎期中”“天道酬诚”“节能环保教育”等。本学期卫生轮值正常进行。劳动过程中,要求管理督查人员做好考核并及时动态反馈卫生轮值质态,做到有问题及时通知相关班级整改到位。我们发现,只要我们的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竭力而为,他们一定会做好,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

四、重视教师素养,以教育科研为支撑提升内涵

(一)聚焦有效教学,深化教学研究

1.开展录课反思评比

本学期学校组织开展40周岁及以下教师的“录课反思”评比活动,在“反思”中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共有8名教师获得一等奖,15名教师获得二等奖,20名教师获得三等奖,青年教师在此项活动中,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又提升了教科研水平。

2.组织青年教师演讲

本学期仪中大讲堂以2021年新进教师为主,演讲的主题为“问题情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分别就三轮备课模式研究、预上课环节研究、新高考题型研究、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课题情境与驱动性任务研究、导学案的导学功能(预习)、学思行融通、学生问题清单的处理等话题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深度阐释。

(二)做好课题管理,强化科研引领

做好2022年度省市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协助完成省教研第十三期课题中期检查工作,组织20202021年度省市立项课题主持人申报年度优秀运作课题。

重视课题研究与目前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无缝对接,鼓励教师课题研究目标指向课堂,指向学生发展,指向教师发展。加大对教师教科研的鼓励和奖励力度,发挥校内名师的辐射示范作用。突出“问题即课题”的科研思路,确保课题研究常态化,做到有教学的地方就有科研。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

创造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激发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驱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组织教师参加2022年度“百千万工程”课堂展示活动

在仪征市的“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及“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中,我校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对我校教学成果的引领激励,促进了我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组织以“我做教师第一年”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

组织今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参与青年教师主题沙龙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