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选)》第四课时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10-11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高语文学科导学案

复活(节选)》第课时

研制人:陆安琪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日期:2024-9-26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作。

一、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描述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见面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自我完善”精神在改造人与社会中的作用的肯定与认可。

二、素养导航

1.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以及其作品《复活》的内容。

2.分析小说中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通过这些细节把握主要人物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特点。

3.通过小说描写的场面、情节,探究小说“复活”的主旨。

三、问题导思

1、试分析玛丝洛娃的“作用”。

2、试分析聂赫留朵夫的“作用”。

四、素材积累

【精段阅读】

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孩子,我要过人的生活。”当卡秋莎没有抬起眼睛,快步走进房间里时,聂赫留朵夫头脑里掠过这样的念头。

  他站起来,迎着她走了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她的手指痉挛地卷着衣服的边。她一会儿对他望望,一会儿垂下眼睛。

  “减刑批准了,您知道吗?”聂赫留朵夫说。

  “知道了,看守告诉我了。”

  “这样,只要等公文一到,您高兴住哪里去就可以住哪里去了。让我们来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里,我就跟他到哪里。”

  她尽管十分激动,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这两句话说得又快又清楚,仿佛事先准备好似的。

  “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

  “嗯,德米特里伊凡内奇,倘若他要跟我一块儿生活,”她发觉说溜了嘴,连忙住口,然后纠正自己的话说,“倘若他要我待在他身边,我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指望呢?我应该认为这是我的福气。我还图个什么呢?……”

  “也许她真的爱上西蒙松,根本不要我为她作什么牺牲;也许她仍旧爱我,拒绝我是为了我好,不惜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运同西蒙松结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聂赫留朵夫想,不禁感到害臊。他觉得自己脸红了。

  “要是您爱他……”他说。

  “什么爱不爱的!那一套我早已丢掉了。不过,西蒙松这人确实和别人不同。”

  “是啊,那当然,”聂赫留朵夫又说。“他是个非常出色的人,我想……”

  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或者生怕她来不及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嗯,德米特里伊凡内奇,要是我做的不合您的心意,那您就原谅我吧,”她用她那斜睨的目光神秘地瞧着他的眼睛,说。“嗯,看来只好这样办了。您自己也得生活呀。”

  她说的正好是他刚才所想的,但此刻他已不这样想,他的思想和感情已完全变了。他不仅感到害臊,而且感到惋惜,惋惜他从此失去了她。

  “我真没料到会这样。”他说。

  “您何必再待在这儿受罪呢?您受罪也受得够了。”她说,怪样地微微一笑。

  “我并没有受罪,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愿意为您出力呢。”

  “我们,”她说“我们”两个字时对聂赫留朵夫瞅了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您为我出的力已经够多了。要不是您……”她想说些什么,可是声音发抖了。

  “您不用谢我,不用。”聂赫留朵夫说。

  “何必算账呢?我们的账上帝会算的。”她说,那双乌黑的眼睛泪光闪闪。

  “您是个多好的女人哪!”他说。

  “我好?”她含着眼泪说,凄苦的微笑使她容光焕发。

  “您好了吗?”这时英国人问。

  “马上就好。”聂赫留朵夫回答。接着他向卡秋莎打听克雷里卓夫的情况。

  她强自镇定下来,平静地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告诉他:克雷里卓夫路上身体很虚弱,一到这里就被送进医院。谢基尼娜很不放心,要求到医院去照顾他,可是没有获得准许。

  “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聂赫留朵夫,就说。

  “我现在不同您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

  “请您原谅。”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他们的目光相遇了。从她古怪的斜睨的眼神里,从她说“请您原谅”而不说“那么我们分手了”时伤感的微笑中,聂赫留朵夫明白,她作出决定的原因是后一种。她爱他,认为自己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开,就可以使他恢复自由。现在她由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感到高兴,同时又由于要跟他分手而觉得惆怅。

  【选段赏析】

当聂赫留朵夫不仅为自己的冤案奔走,而且还为其他受冤屈的囚犯出力时,卡秋莎玛丝洛娃原谅了聂赫留朵夫,而原谅之后也不可能不对他重新产生爱情。但是,在经历了血泪斑斑的摧残之后,要玛丝洛娃再像以前那样爱聂赫留朵夫,这也是不可能的。片段中的心理描写将玛丝洛娃当时那种矛盾心理描写得恰到好处。她对聂赫留朵夫的爱已没有了少女时代的狂热,也没有了理想化的成分,她更不想同他结合。当然,这些只是玛丝洛娃拒绝聂赫留朵夫求婚的部分原因。她对这事是经过仔细权衡的:她要是同意结婚,势必严重影响聂赫留朵夫的前程,他在上流社会将很难生活。这在她是办不到的。宁可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伤害,自己决不伤害他人,这正是玛丝洛娃的为人之道。而玛丝洛娃最后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松的求婚,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玛丝洛娃被迫去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服苦役,有个男人不因她的身世嫌弃她,真心同情她的遭遇,巴望她的日子能变得好过些,这是多么可贵的感情!西蒙松虽是个政治犯,但他在玛丝洛娃的心目中是崇高的,他“都好得出奇,不仅以前从没见过,简直无法想象”。玛丝洛娃不懂得也不可能懂得政治犯们的思想和事业,但她知道西蒙松是“好得出奇”的人,是可以信赖的。玛丝洛娃对西蒙松的尊敬和信任,超过对他的爱情。这种感情不同于她早年时对聂赫留朵夫的迷恋。所以说玛丝洛娃和西蒙松的结合也是合情合理的。

、课后导悟

1.理解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2.理解小说题目的深刻性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高语文学科作业

复活(节选)》第课时

研制人:陆安琪  审核人:孔祥梅

班级        姓名       学号       作业时长:45分钟

一、巩固导练10分钟)

1.下列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玛丝洛娃涉嫌谋财害命,她被指控经过预谋,窃取商人斯梅里科夫共值二千五百银卢布的现款和戒指,并以毒药掺酒灌醉斯梅里科夫,致其死亡。

B.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度假,与卡秋莎第一次见面就注意到她,两人还一起玩“捉人”游戏,配合默契,从那时起就建立起了相互爱慕的特殊关系。

C.审讯时,庭长想尽快结案,好赶去同瑞士女人相会,法官体力不支,检察官认为玛丝洛娃多半生来带着犯罪的胚胎,最后由陪审员写定罪意见。

D.在流放的政治犯中,玛丝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西蒙松,这个富裕的将军家庭出身的青年,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

E.玛斯洛娃认为自己同聂赫留朵夫结合,会毁掉他的一生,所以出于对聂赫留朵夫的爱,以及受到西蒙松高尚道德品质的感染,她选择了西蒙松。

2.下列对小说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卫·科波菲尔》课文节选部分中,米考伯先生是大卫做童工时的房东,他因无力偿还债务而身陷囹圄。米考伯夫妇爱慕虚荣,喜好挥霍,不切实际,不肯脚踏实地,经常负债累累。小说通过米考伯夫妇对大卫的不良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复活》课文节选部分要表现的主题体现在两个主要人物身上。一是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她,虽然她刻意回避过往的事情,但聂赫留朵夫的热情和善意也多少感染了她,临别时答应再见他,为她情感的“复活”埋下伏笔。二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良知的“复活”表现得十分明显:他不顾自己是陪审员的身份,不顾玛丝洛娃已经沦为妓女、“杀人犯”,决意去相认并帮助她。聂赫留朵夫的良知和人性开始“复活”。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应是复活人们的良知和人性,复活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C.象征是小说《老人与海》的一大艺术特点,主人公圣地亚哥不只是一位普通的渔夫,他象征着整个为生存而斗争的人类,而大海者则象征着难以把握的变幻无穷的人生海洋。人在自然面前,在危机四伏的社会中是那么的渺小、无助,人类需要的正是海明威歌颂的圣地亚哥的硬汉精神。

D.《百年孤独》课文节选部分中,马孔多的“失眠健忘症”有集体性和传染性两个特点。这个情节看似荒诞,实则蕴含着作者的深刻思考: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周而复始地贫困、落后、愚昧,永远在原地徘徊。原因何在?作者认为是健忘,他们缺乏对历史的总结,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作者用艺术概括和艺术夸张的方法加以表现,成了马孔多式的“失眠健忘症”。

3.下列对小说《复活》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赫留朵夫怀着一腔热情前来见玛丝洛娃,要拯救她脱离困境,中途看到玛丝洛娃变丑了又发生动摇。

B.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已经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

C.尽管玛丝洛娃让聂赫留朵夫帮自己请律师,但是她丝毫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的出现会使她服苦役的命运有所改变,她对聂赫留朵夫是不抱有幻想和希望的。

D.玛丝洛娃看到这个热恋过又伤害过她的人,内心是矛盾的,充斥着痛苦和愤恨,同时又隐隐有一丝温情,但痛苦是主要方面。

二、拓展导练(2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俄)列夫·托尔斯泰

阴森森的监狱,门前站着岗哨,门口点着风灯,尽管蒙着一层洁白的雪幕,使大门、屋顶和墙壁都显出一片雪白,尽管监狱正面一排排窗子灯火通明,它给聂赫留朵夫的印象却比早晨更加阴森。

威风凛凛的典狱长走到大门口,凑近门灯,看了看聂赫留朵夫和英国人的通行证,困惑不解地耸耸强壮的肩膀,但还是执行命令,邀请这两位来访者跟他进去。他先领他们走进院子,然后走进右边的门,沿着楼梯走上办公室。他请他们坐下,问他们有什么事要他效劳。他听说聂赫留朵夫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就派看守去把她找来,自己则准备回答英国人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翻译向他提出的问题。

“这座监狱照规定可以容纳多少人?”英国人问,“现在监禁着多少人?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多少儿童?有多少苦役犯,多少流放犯,多少自愿跟着来的?有多少害病的?”

聂赫留朵夫随口翻译英国人和狱长所说的话,没有深究那些话的含义。他想到马上就要跟玛丝洛娃见面,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地心慌起来。他给英国人翻译到一半,听见脚步声越来越近,办公室的门开了,像以往历次探监那样,先是一个看守走进来,接着是身穿囚服、头包头巾的玛丝洛娃。他一见玛丝洛娃,立刻感到心情沉重。

“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儿女,我要过人的生活,”正当她垂着眼睛,迈着快步走进房来时,这样的念头掠过他的脑海。他站起来,迎着她走出几步,他觉得她的脸色严肃而痛苦,就像上次她责备他时那样。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手指头拘挛着揉搓她衣服的边缘,时而看他一下,时而低下眼睛。

“您知道减刑的事成功了吧?”聂赫留朵夫说。

“是的,看守已经告诉我了。”

“那么,只要公文一到,您就可以出去,在您愿意住的地方住下来。我们要考虑一下……”

她赶紧打断他的话说:“我有什么可考虑的?西蒙松到哪儿去,我就跟着他到哪儿去。”

尽管她非常激动,她却抬起眼睛来瞧着聂赫留朵夫,把这几句话讲得又快又清楚,倒好像事先准备好了似的。

“哦,是这样!”聂赫留朵夫说。

“喏,这是说如果他要我跟他一块儿生活的话,”她惊慌地停住嘴,然后又纠正自己的话说,“这是说如果他要我留在他身边的话。对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我得把这看作幸福才是。我还图个什么呢?”

“也许她真的爱上西蒙松,根本不要我为她作什么牺牲;也许她仍旧爱我,拒绝我是为了我好,不惜破釜沉舟,把自己的命运同西蒙松结合在一起。二者必居其一,”聂赫留朵夫想,不禁感到害臊。他觉得自己脸红了。

“如果您爱他……”他说。

“什么爱不爱的?这种事我早就丢掉了。不过,西蒙松是个十分特殊的人。”

“是啊,当然,”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我想……”

她又打断他的话,仿佛生怕他会说出什么多余的话,或者生怕她没机会把她要说的话说完似的。

“要是我做得不合您的心意,您要原谅我才好,”她说着,用神秘的、斜睨的目光瞅着他的眼睛。“看起来就该这么办。您也得生活啊。”

她说的恰好是刚才他所想的。然而现在他已经不这样想,他的想法和他的感情已然不同了。他不但感到羞愧,而且舍不得失去由于她的决定而要失去的一切。

“我没有料到会这样,”他说。

“您何必在这儿生活和受苦呢。您已经受够苦了。”她说着,古怪地微微一笑。

“我并没有受苦,我过得挺好。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想为您出力。”

“我们,”她说到“我们”的时候,看了聂赫留朵夫一眼,“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了。您为我出力已经够了。要不是您……”她本想说什么,可她的嗓音发抖了。

“您总不能对我道谢。”聂赫留朵夫说。

“那么我该走了吧?”她发现英国人在等他,就说道。

“我不想告别,我还要跟您见面的。”聂赫留朵夫说。

“那我们就分手了。”她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他们的目光相遇了,聂赫留朵夫听着她说,“那我们就分手了”而没有说一般的告别话,看着她那古怪的、斜睨的目光和凄凉的笑容,心里明白过来,在他刚才对她的决定的原因所做的两种推测当中,第二种才是正确的;她爱他,认为同他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他的生活,而她跟西蒙松一块儿走掉,就会使得他自由。

现在她想到地办成了她所要办的事,不由得暗暗高兴,不过转念想到她就要跟他分手,又不免心里难过。她握一下他的手,慌忙转身走出办公室。

聂赫留朵夫回过头去看英国人一眼,准备跟他一块儿走,可是英国人正在他的笔记本上记什么。聂赫留朵夫不愿意打断他,就在靠墙的木榻上坐下,忽然感到很疲倦。他所以疲倦,不是因为昨夜失眠,也不是由于旅途劳顿,更不是由于激动,而是他感到对全部生活厌倦极了。他靠着小木榻的靠背,闭上眼睛,立刻睡着了,而且睡得又熟又酣畅。

(原文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复活》第三章第二十五节,记叙了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最后一次见面。在此之前的内容是,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争取到了减刑,并决心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他前往探监,却遭到了狱长的拒绝。聂赫留朵夫只能求助于当地的长官,在那里他得到了允许,作为一位翻译,陪同前来采访的英国人进入了监狱。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