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活动】仪中微型课题一等奖作品展示(四)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09-26
 

江苏省仪征中学

2024-2025学年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追问”法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申报人:  汪厚军                

一、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追问’法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创新拔尖人才”、“追问法”和“教学模式”。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些概念进行界定:

1. 创新拔尖人才:

定义:创新拔尖人才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内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领导潜质的人才。他们不仅在学术或技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展现出超常的能力。

特点:这类人才通常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挑战的能力。

2. 追问法:

定义:追问法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强调通过连续的、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挖掘问题的本质,从而促进深度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一系列有层次、有逻辑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问题的核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模式:

定义: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

特点:教学模式应当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

将这三个核心概念结合起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追问’法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追问法的教学策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潜质的拔尖人才。研究可能会涉及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以期为高中学业和进一步的高校学习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现状:

在国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创新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追问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实践中。研究者们通过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式,探讨追问法在不同学科和教学环境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追问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国外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教育体系中,追问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研究和应用。国外学者在追问法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批判性思维培养等领域。此外,国外的研究还注重跨文化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追问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深化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

探索追问法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机制,为教学理论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2.实践价值:

为教育实践者提供一套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在教学中有效运用追问法,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

3. 社会价值:

响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体而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追问’法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能够推动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还能够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 理论目标:

构建基于追问法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理论框架。

分析追问法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和理论基础。

2.实践目标:

设计并验证一套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追问法教学模式。

提升教师运用追问法进行教学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评估目标:

开发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用于评价追问法教学模式的效果。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追问法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

研究内容

1.理论研究:

追问法的理论基础和教育学意义。

追问法与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关系。

2.模式设计:

追问法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不同学科和年级的追问法教学案例研究。

3.实施策略:

教师培训和教学实践中的追问法应用。

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提升策略。

4.评估体系:

追问法教学效果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实证研究。

5. 跨文化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追问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比较。

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研究重点

1.  追问法的理论深化:

探讨追问法的核心概念、理论依据和教育价值。

2. 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

结合具体学科特点,设计具有操作性和普适性的追问法教学模式。

3. 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运用追问法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学生能力培养:

通过追问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实证研究的严谨性:

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些研究目标、内容和重点的设定,课题旨在系统地探索和验证追问法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1. 理论建构

首先,梳理和分析追问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其教育学意义、心理学依据以及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其次,构建追问法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中的理论框架,明确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预期效果。

2. 模式设计

根据理论框架,设计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追问法教学模式,确保模式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和优化。

3. 实施与评估

   - 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追问法教学模式,收集数据,观察和记录教学效果。

   - 设计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教师反馈和课堂氛围等。

4. 反思与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反思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确保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更新。

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

文献回顾和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确定研究团队,分工合作,准备研究工具和材料。

2.  设计阶段:

设计追问法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流程、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

3. 实施阶段:

在选定的学校或班级中实施追问法教学模式。

收集数据,包括学生作业、课堂观察记录、教师和学生访谈等。

4. 评估阶段:

使用预先设计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分析数据,撰写评估报告,总结教学模式的成效和不足。

5. 反思与改进阶段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调整教学模式,进行新一轮的实施和评估,形成持续改进的循环。

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追问法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现状。

2. 案例研究法

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追问法在具体教学场景中的应用和效果。

3.  实证研究法:

设计实验或准实验,对比追问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差异。

4.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收集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对追问法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感受。

5. 访谈法:

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他们对教学模式的主观评价和建议。

6.  数据分析法

使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研究思路、过程和方法的系统应用,课题旨在深入探索追问法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 追问法的理论基础

追问法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不断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促进深度学习。

追问法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紧密相关,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