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鹊踏枝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06-10
 

鹊踏枝

这是冯延巳的《鹊踏枝》。冯延巳,是南唐中主时的宰相。身处内忧外患的南唐小朝廷,不免时时感受到一种末世的思绪。这种情绪渗透到他的词中,就带有一种不可明言、难以确指的感情,给读者造成多方面的启示与联想。

  这首《鹊踏枝》一开始就是一句反问:“谁道闲情抛掷久?”意思是说“闲情”困扰自己已经很久了,下决心要抛掉它,却无论怎样努力也摆脱不掉。这一句写得曲折婉转。但这"闲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词中却始终没有明白揭示出来,而是留给读者去体会。

  何以证明“闲情”抛掷不掉呢?原来是“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春天本来是万物萌生、大地复甦的季节,词人却格外伤情,因为伴随着春天的到来,一种莫名的惆怅便会涌上心头。词人的“惆怅”与“闲情”相似,同样是一种无法言说、无法排遣的情绪。

  既为“闲情”所苦,又抛掷不掉,词人只好每日在花前饮酒沉醉,以至于为酒所病。揽镜自照,见容颜憔悴,不免伤情,却义无返顾:“不辞镜里朱颜瘦。”“不辞”,即不惜,是明知有害处也不逃避、不改变、不后悔。

  下阙由抒情转而写景:“河畔青芜堤上柳。”河畔的萋萋芳草和堤上的青青垂柳,不正像词人心中的“闲情”和“惆怅”?那样纷纭杂乱,那样悠远绵长。这一句是景语,也是情语。词人的惆怅依旧,闲情难抛正由此触发,也引出下列反问:“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是一个无法回答也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最后两句刻画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只见他久久地独立于小桥之上,任凭清风吹拂双袖,直到月上树梢,行人归尽。

读过冯延巳的这首词后,我们或许不能明白词中反复抒写的“闲情”、“惆怅”、“新愁”究竟包含什么样的具体内容,却不能不被他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和情感所打动,真切感受到他那剪不断理还乱绵长的思绪。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