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情况: 本学期3月份高二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小高考,学习压力在学期初开始加大,而身体发育日趋成熟,身体形态、机能发展变化较大,特别是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方面较差,经过上学期冬季长跑的锻炼耐力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心理变化较大,部分学生仍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多数学生能够重视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自觉、积极地参加锻炼,但是由于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加上学习负担重、时间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提高幅度均不够大,有的还有所下降。 二、目的要求: (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抓紧学生高中身体发育的阶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他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分辩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带领本备课组教师深入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四个基本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要求,针对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二学生的现状,认真分析、反复探讨、大胆设想教学方案。 2. 全面认识与把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结合实际、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讨、确实制订好本年级教学计划 。 3. 充分认识与掌握新课程的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的能力。 4. 刻苦钻研教材、教法,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切实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学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 带领学生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解读精神,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出现的情况,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努力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积极性。 6. 认真做好课前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确保上好每节课,向45分钟要质量,保证课的合理练习密度和强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专项技能。 7. 强化课堂管理。要特别强调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加强考勤及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建立。 8. 贯彻区别对待、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9. 大胆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创新,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 10. 加强备课组的教研及对外的教研活动,和兄弟学校同行共同探讨新课程精神的深入贯彻落实。 备课组长: 雍 梅 2018年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