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三单元 第五课 走进历史教案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9-06-03
 

第三单元 第五课 进入历史

江苏省仪征中学  陈言静

一、指导思想

1.从新课改出发,以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标准,精选优化教学内容。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本节课重点选择《步辇图》、《加莱义民》、《大卫》进行鉴赏,通过三件古今中外不同范畴美术作品的鉴赏,重点培养学生图象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2. 从新课改出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设计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运用形式鉴赏、比较式鉴赏、感悟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多种鉴赏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陈述评价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3. 从新课改出发,以变革学习方式为突破,探索信息化智慧课堂教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智慧课堂是变革学习方式的一种尝试,它可以依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决策,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精准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立体化,能无障碍地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

教材内容信息量很大,包含古今中外十几件美术作品,涉及建筑、绘画、雕塑三大美术范畴。鉴于我校美术鉴赏课学时限制,本节课按1课时教学设计。从深度学习角度出发,本节课只选择三件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而对于美术知识宽度学习的不足,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同类作品鉴赏知识规律进行知识迁移,通过课外欣赏完成。

2.学生

我校是一所建校近80年老牌四星高中,也是当地教学质量最好的高中。学生文化素质高,学习习惯好。美术鉴赏课虽然不是高考考试科目,但我们美术教师重视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和研究,平时把每一节美术鉴赏课都当公开课去上,所以美术鉴赏课堂也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乐于学习美术鉴赏,具有良好的美术鉴赏基础。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各个互动环节,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步辇图》、《加莱义民》、《大卫》中外三件件美术作品的欣赏: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从视觉形象中发现,寻找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了解到历史在艺术题材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从历史题材绘画中发现艺术家的个性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理解

方法

证明理解

手段

导入

 

开门见山

 

 

 

 

 

 

 

 

 

 

 

 

 

 

 

 

 

 

 

 

 

 

 

 

 

 

 

 

 

 

 

找出使者禄东瓒?说出理由。

理解

什么?

理解汉人服装、礼仪特点及中国古代人物画大小和身份高低关系。

独立思考

抽选学生陈述

唐太宗是怎样的形象?

理解

什么?

语义表达

独立思考

学生弹幕评论

宫女整体结构呈现什么形状?

如此构图目的?

理解

什么?

观察力培养

独立思考

学生屏幕评论

会见地点在皇宫什么地方?

理解

什么?

观察力培养

小组合作

小组代表陈述

为什么抬轿的是宫女而不是太监或侍卫?

理解

什么?

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小组合作

小组代表陈述

画里面的人和事基本符合史实吗?

以上学习用了哪几种鉴赏方法?

理解

什么?

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独立思考

答题练习

 

 

 

基本问题

常规雕塑英雄印象?

理解

什么?

美术常规现象

独立思考

抽选学生陈述

加莱义民座架和常规雕塑英雄座架的区别?

理解

什么?

雕塑结构创新

独立思考

学生弹幕评论

加莱义民英雄形象和常规雕塑英雄形象区别?

理解

什么?

英雄新的人文阐述

小组合作

学生代表陈述

 

 

 

 

 

 

 

 

 

基本问题

 

米开朗基罗《大卫》和其他雕塑大卫形体区别?

理解

什么?

基本审美表达

独立思考

抽选学生陈述

《大卫》侧重与对人性什么优秀品质的塑造?

理解

什么?

理解画家匠心

独立思考

学生弹幕评论

米开朗基罗《大卫》塑造的优秀品质对于当时和当下的现实意义?

运用了哪些鉴赏方法?

 

知识运用

小组合作

小组弹幕评论

 

答题练习

浏览美术作品

 

欣赏米开朗基罗和罗丹的其它雕塑作品,拓宽学生眼界。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

学生跟帖,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2.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评价项目

结果

懂得了美术鉴赏四种基本鉴赏方法

100%

课上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学习时间

100%

参与了每项言语活动,在活动中参与度高

100%

教学的切人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00%

喜欢网络教学的学习方式

100%

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90 %

本课学到的内容(分条陈述)

1.《步辇图》:历史画的认识功能

2.《加莱义民》:英雄雕塑的常规突破

3.《大卫》:人的自我肯定;

人性优秀品质:勇敢、担当。

六、课后反思

从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来看,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还是比较喜欢的。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看,几乎是全体学生都对这种学习方式持赞赏态度。互动答题方便快捷;数据统计能及时反馈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弹幕评论论使师生之间实现了无障碍交流。不足之处,弹幕评论功能,虽然可以实现师生无障碍交流,但也容易造成许多“熊孩子”无的放矢。“熊孩子”往往思维活跃,胆子大,敢于表达,这是他们的优点,缺点是唐突冒昧,缺少冷静思考,如何引导这些“熊孩子”进行有效参与教学评论,发表有价值观点是我们美术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