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活动】雷锋精神心中留(学生学雷锋活动感言)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03-22
 

以青衿之志,承精神之脉

王鼎钧先生在《碎琉璃》中写道:时代像筛子,筛的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的少数人出类拔萃。诚如是所言,青年只有在时代的碎片中汲取精神昭质,方能成长为高山岩石之松,立于天地之间,实现自身的理想与追求。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年轻的战士,以仅22岁的鲜活生命,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诠释了什么是奉献担当,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服务他人,什么是自强不息,什么是艰苦奋斗......在他身上所迸发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已然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所追求的信仰使命。当人们迷茫抑或是犹豫不定的时候,我们总能从他的身上寻找到信仰的价值。

捧一颗丹心,献亿兆生灵。

你看,诗人臧克家在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

你听,在前行之路上,无数人振臂高呼:我们是和大众站在一起的

雷锋同志已然逝去,但更多的雷锋同志仍和我们在一起。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回响。

师者大爱。校长妈妈张桂梅为华坪女子中学的孩子们走出大山,不顾冷嘲热讽上街募捐,怀一腔热血,将师者的初心照进了学生前途的路上。她朴素衣着,胸前的党徽却愈发明亮。这种大爱涤荡了污浊,在崇高的价值追求中,个体生命却愈益显示出一个人的坚守与坚毅。

医者仁心,以大爱护苍生的一生陶勇。耗费数十载光阴,为无数绝境中的人带来光明,甘愿放弃私立医院的优厚待遇,扎根基层,用一把手术刀化解病痛带来的折磨,悬壶济世,拯救每一个苦苦挣扎的灵魂。

他们燃烧了自我,无私的奉献出那份光和热,而世间也正是有他们的存在,用纯粹的一颗善心传递出温暖的人情,以此来比喻世间的炎凉。中国从不缺乏善良之人,正如孔子所言,我欲仁,斯人至矣。在知行合一的导向中,方能聚善之力,汇爱之源泉。在浩浩荡荡的时代洪流中前行,那无私奉献之人始终熠熠生辉,照亮前行之路。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无论是谁,再普通的善行,坚持不懈就能谱写不普通的壮举;不管在哪,在平凡的岗位,恪尽职守也能成为不平凡的楷模。当无数涓涓细流积少成多,积小成大,汇聚的必是澎湃不息的大江大河。

不畏挫折,所以高楼筑城,时间长河奔流不息,涛声回响于两岸,拾取那些精神的亮片,沉潜于岁月的无私给养中,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决定了走一条怎样的路。伟大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朝阳正在喷薄,身为仪中学子,我们要以青金之志,成一脉浩然之气,书写明日辉煌之故事!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