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活动】制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4-02-22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江苏省仪征中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新学期,教科室将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本部门工作指导,在学校既定教育教学工作规划的框架下制定本部门各项细节性工作。教科室将紧扣上级教研部门工作要求,配合学校工作部署,立足校本教研,强化“培训、研究、指导、管理、服务”职责,加强学校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促进教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及特色发展服务。重点落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两大任务,重点做好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研常规管理和教科研论文、课题管理等工作。具体围绕开展常态课教研活动,研究活力教育,推进活力教学,打磨活力课堂,提升学校教研工作水平,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工作目标

1.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在课题研究中发展。

2.加强省市级课程基地建设,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加强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

3.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工作重点

一、创新教育教学研究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发挥“名师”效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有好教师团队、三名工程、凤来仪英才培养计划、英才培育对象等各级各类骨干队伍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科室将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切实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注重发挥我校“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的幅射作用,发挥校内名师的辐射示范作用,突出“问题即课题”的科研思路,确保课题研究常态化,做到有教学的地方就有科研。 

(二)依托“百千万”工程,积极培养青年教师

采用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的方式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依托“百千万工程”指导青年教师建立个人专业化成长发展规划,让每—位青年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加快教师的成长步伐。

(三)着力培养特后班学员,关注主题活动建设

在上学期科研活动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四有好教师”团队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学校“和融·共生”四有好教师团队计划开展两次主题活动,将分别前往两淮盐文化博物馆和瓜洲春江花月夜艺术馆,进在家乡文化中进一步提升责任心、增强凝聚力,助推团队更好发展。

(四)借助录课反思,寻求理想课堂方向

在教务处安排录课后,提醒录课教师在录课一周内提交2000字以上的录课反思并组织评比,同时在全体教学人员会议上进行专项点评与反馈。录课目的是回望与发现,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发现不易察觉的细节失误,进一步思缘由、挖根源、寻对策,让自己的错误在最佳时间消弭在萌芽状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道路“轻装上阵”。

(五)潜心关注教师成长,探索人才培养策略方法

上学期期末,学校为每位教师发放了两本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书籍:《自“觉”成就卓越——给教师的成长建议》和《觉者为师——好教师的成长建议》。50周岁以下教师,要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后感,教科室将于开学初组织评比。在教师提升自身学科素养的同时,重点关注教师的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能力点。

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一)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推动课题研究

本学期将做好“十四五”省市县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和2020年及以前未结题课题的结题工作。四个省级课题将在本学期开题:汪锐老师的《CMCD模式视域下走向大德育的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孙晓娟、闻宇青的《基于OBE理念的中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吴小丽、刘祥的《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下单篇选文的任务定位与教学施策研究》,何青、熊小燕的《高中物理模型情境化教学应用的研究》。学校将持续重视课题研究与目前“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无缝对接,鼓励教师课题研究目标指向课堂效率,指向学生未来,指向教师发展。加大对教师教科研的鼓励和奖励力度,发挥校内名师的辐射示范作用,突出“问题即课题”的科研思路,确保课题研究常态化,做到有教学的地方就有科研。

(二)以推广成果为突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及时传达相关信息,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积累、总结研究心得,并撰写论文。(各课题组成员必须有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或教学设计发表或获奖),鼓励教师自觉将教育教学经验适时转化成显性成果,扶植教师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由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的转变。

(三)推进新一轮仪中大讲堂,鼓励教师走科研路

“仪中大讲堂”今年已经进入第六个发展年头,它已经成为仪征中学教师展示专业魅力、碰撞思维火花的一个特色平台。在这里,我们聆听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生的教育教学智慧,了解了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曲折的心路历程,也看见了青年教师对职业的热忱和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将把这个项目非常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办下去,给予教师思考与表达的机会,这是鼓励教师走科研之路的最佳路径之一。今年,我们将推进新一轮的仪中大讲堂,让教师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专业的理解,提升科研能力。

三、深入研究教科研成果,打造教科研强项品牌

教科室将一如既往地组织全校教师用心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比赛,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学校将把论文发表状况作为教师考评的参考标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也将作为主要的教育成果奖励。为了及时掌握最新的教改动态,结合课题研究,我们将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出去学习,参加研讨、培训等活动,这样既培养了教师,又为学校课改工作增添新的活力。

重视各级论文评比活动。为了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引导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轨,本学期将对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类论文评比活动群策群力,做到“高质量、创特色”,打造学校科研强校品牌。

四、依托课程基地等平台,提升学校品牌形象

我校现有两个省级课程基地,江苏省课本剧研究课程基地和“问题情境化”阅读课程基地;两个扬州市级课程基地“基于云智能纸笔终端的数学课程基地”“‘两体五维’县中教学实践课程基地”,一个扬州市前瞻性项目“普通高中云智能纸笔课堂支撑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学校将不断完善这些课程基地和前瞻性项目研究,打造课程基地群,拓展课程基地建设培养目标,对照课程基地建设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校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提升课程基地群的质量和品质,以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形势对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要求,开启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新篇章。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抓好“问题情境化”阅读课程基地建设。初步设想从三个层面将我校“问题情境化”阅读课程基地建设工作落实抓细。教研室层面:由教研室主任牵头,结合“问题情境化”阅读课程基地建设方案内容要求,编写各学科《阅读指南》并定稿刊印成册;教师层面: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一次“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学理念引领下的教学经典案例打造活动,并邀请扬州市内兄弟学校现场观摩;学生层面:继续通过仪中小讲堂开展“眼看大千世界、耳听古今经典、手绘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系列演讲。通过扎扎实实的活动,提升课程基地建设的质量和品质,以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形势对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要求。

行事历

二月份

1.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主要工作;

2.确定仪中大讲堂主题及人员;

3.统计上一学年的教科研成果

4.评定寒假读后感奖次。

三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评选;

2.组织“仪中大讲堂”。

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评选;

2.组织“仪中大讲堂”;

3.组织四有好教师团队两淮盐文化博物馆主题活动;

4.宣传发动师能建设“百千万”活动。

五月份

1.组织“仪中大讲堂”;

2.组织四有好教师团队参观瓜洲春江花月夜艺术馆;

3.评定录课反思奖项。

六月份

1.编辑《仪中教研》;

2.完成本学期工作总结;

3.完成本学期教科室年鉴材料的编写工作;

4.组织课题开结题工作;

5.组织市县两级骨干教师考核工作及市级骨干申报工作。

教科室全体同仁将在新学年的教科研工作中以上述计划为行动指南,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力求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校的整体性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同时也将在具体工作中群策群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全面履行“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责,切实激活全体教师的教科研热情,为我校创建高品质示范高中贡献智慧。

江苏省仪征中学教科室

                                                                   2024.2.14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