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面临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国家各个领域及层面都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相信大家也都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所了解。
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里包含的论述为我们的教师的教育教学给予了指导和引领,涵盖了作为教师所应具有的职业立场的世界观和工作学习的方法论。

习总书记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即帮助我们指明了教师从业的内在“坚持”,可以在组织生活、工作生活中对照反思,也为我们在年度总结时提供了内容和结构框架。
信念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无信念不可久奋,拥有强大信念才能让生命焕发更加持久的力量。教师之所以又名人民教师,正是因为这个职业具有人民众愿的崇高性,中小学教师职业作为一类公益服务业,在待遇上享受国家政府全额拨款,在社会地位受众人尊重和敬仰,在职业幸福感上可以完成个人的学习精进和提升。
这一切都来自于人民,人民教师从事着为社会、为人类造福的事业。都说教育是不能当下能看见果实的劳动,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在五年或者十年以后,也就意味着构筑国家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其实都在人民教师的“手中”,这就是人民赋予教师应有对社会发展的负责与担当。
每每想到这些都不由得对教师这个行业的选择倍感骄傲,也为自己的教师道路留下了坚韧的信念。在坚持以人民至上中,我们的行动则会更加坚毅,面对实践如何让受众对象喜欢和认同,以及获得长远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目标。

心态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教师在教育中要建立对自己任教学科的自信,对于课堂要有独立的掌控力。在国家层面要求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落到每位教师的日常同样离不开自信。
体育教师尤其在深耕自己的专业中建立知识自信,在执行教学管理中建立育人自信,在遵守师德规范中建立职业自信,在潜心笃学中建立底蕴自信。自信可以使教师更加有职业幸福感,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考和见解,不故步自封,也不照搬照抄,使课堂变得更有自我风格特色。
自信可将我们引入自立自强,当独立站在讲堂上,站在操场间,有足够的底气、内涵和修养,给学生以指引,不畏将来,不惧现在。

思想上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面对新时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越新,教育面对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守正让我们不迷失方向,创新能使我们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教育是伟大的事业,尤其义务阶段接触的少年儿童是幼苗初长阶段,能否扎根深,能否有用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教师的正确引领,周围环境的正向熏陶。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面对利益教师是否能牢记初心,守住底线,体育教师应将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生涯的守正根本,让自己的形象始终在家长及学生心中受到崇高和敬仰。
面对信息技术的繁荣发展,体育教师要及时调整观念,善于学习,创新性的探索新方法,才能有效解决面临的新问题。以满腔热忱对待教师工作中,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探索实践新理论和新方法,以此指导新实践。

课堂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课堂是学科教学的立足点,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课堂为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也是通过课堂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影响。教育更多是在课堂发生的,教师把握课堂的优劣也决定着教育的优劣。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则可以更有效的使我们把控课堂,完善课堂教学。新课标的实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目标导向,在教案的撰写中调整为“学习目标”的目的就是抓住解决学生问题为主要教学目标,设立一节课的学习导向。
在“体育教师大本营”的内参《体育与健康公开课教案(教师用书)》的编撰中,设立“问题预设”标题内容,目的就是通过问题预设提前进行把控可能出现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事物的发展是带有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需要我们用联系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其中一个关键思想就是系统观念。目的是克服原来只教授知识技能的局部,而没有系统教授技能的整体,使得学生学了多年体育一项体育运动都不会玩的局面。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坚持系统化、结构化思维方式,涉及整体学科体系内容,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新课标指导下,有效的撰写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程计划(即“五大教学计划”)就尤为重要,这是指导教师系统化教学的直接用具。
运用好“五大教学计划”则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系统掌握整套运动技能,在学练赛中使技能得到有效深化,实现真正的乐学、善学、会学。

格局上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对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胸怀天下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什么是胸怀天下?胸怀天下是舍我其谁的担当,胸怀天下是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胸怀天下是不被别人重视与认可时仍能一如既往的倾情投入,潜心治学。
面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逐年下降、肥胖及“小眼镜”学生的增多,我们在心痛的同时,更有一份对职业的承当。我们每个人是千千万万个体育老师中的一员,一人可能改变不众人对于体育教师职业的偏见,扭转不了在众多学科中的尴尬地位,但当我们具有面对个体生命命运改变的大情怀,那怕通过自己的言行与教学改变了一位学生,那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价值。平凡的我们用心经营不平凡的事业,力量微薄的我们在风雨兼程中挺起学生的健康,这就是体育教师的胸怀天下。
新时代拥有更多的变化与挑战,作为体育老师的我们要善于学习,通过学思用通,积极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涉猎多学科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知深度,做一名内外兼修的新时代体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