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一节中,教材在介绍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时提到“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的大量积累会使肌肉酸胀乏力”。因此,许多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解释肌肉酸痛时把这种酸痛归罪于“乳酸积累”。那么,肌肉酸痛真的是乳酸在起作用吗?
乳酸是一种有机小分子物质 ,分子式是C3H6O3。它是一个含有羟基的羧酸,1780年由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尔海姆·舍勒首先在酸奶中发现并分离, 因此命名为乳酸。实际上,乳酸的真正化学名称应该为2-羟基丙酸。乳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中。
人体内乳酸产生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即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后在无氧的条件下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另外一种途径为非糖化合物转化成葡萄糖和糖原的糖异生作用。
细胞内产生的乳酸可迅速进入血液,成为血乳酸(乳酸盐)。在安静状态下,
乳酸盐总是保持一定的水平——1毫摩/升左右;开始运动之后,乳酸盐水平通常会逐渐升高,运动强度越大升高速度越快。停止运动后,血液乳酸盐浓度一般会继续升高,在运动结束后5分钟达到峰值(10毫摩尔/升,甚至更高),之后逐渐下降,通常在1小时内回落到安静状态时的水平。既然浓度早已恢复,运动后第二天肌肉酸痛就跟乳酸盐堆积毫无关系了。
除了上述理论分析,实际测试的结果也不支持乳酸盐会在运动中直接导致肌肉酸痛。
2014年的一项研究直接将乳酸盐注射到人的手掌肌肉中,结果发现,即使溶液浓度明显高于运动所能达到的水平(50毫摩尔/升),也不会引起明显的酸痛。另外两种肌肉收缩时常见的代谢物,ATP及氢离子,在单独注射时也几乎不会引起酸痛。但同时注射这三种物质会造成明显的肌肉酸痛。这项实验为乳酸盐洗脱了肌肉酸痛主犯的罪名。
肌肉之所以在运动时出现酸痛,是因为反复用力收缩产生了很多代谢物,其中一部分可以与受体结合激活肌肉中的疼痛传入神经元,然后将疼痛信号传入大脑。一百年前,科学家推测这些代谢物中最重要的是乳酸,而近二十年在更接近人体实际情况的条件下,多项研究逐渐否定了乳酸盐的决定性作用,发现疼痛是多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在所有代谢物中,对疼痛影响最大的三种是乳酸盐、ATP及氢离子。当三者单独存在或只有两者相加时作用比较弱,但三者同时出现时会有互相增强的协同效果,明显增强疼痛信号。这三者浓度较低的时候会引起温暖的感觉,浓度升高后则会让人出现疼痛和烧灼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物质在肌肉收缩时浓度升高且可能增强疼痛感,包括缓激肽、钾及多种细胞因子。因此,运动当时的肌肉酸痛是很多物质合力造成的结果,虽然乳酸盐的地位重要,但这锅不该由它独自来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