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拓展】有氧呼吸的过程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12-18
 

有氧呼吸的过程


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糖酵解、乙酰辅酶A形成、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四个阶段(图1)。糖酵解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丙酮酸是糖酵解产物,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形成乙酰辅酶A,并进行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过程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大多数ATP在这个过程中合成。

图片

图1 有氧呼吸的过程

糖酵解
糖酵解(glycolysis)包含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把葡萄糖(六碳化合物)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三碳化合物)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图2)。启动糖酵解要消耗2个ATP,而糖酵解过程产生4个ATP,因此糖酵解过程每分解1个葡萄糖分子净生成2个ATP分子,效率很低。在糖酵解中使用的电子载体是NAD+(氧化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它接受2个电子与一个质子后就会形成NADH(还原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可用[H]表示)。

图片

图2 糖酵解

乙酰辅酶A形成
糖酵解后,丙酮酸分子进入线粒体,与辅酶A结合,释放二氧化碳,并形成乙酰辅酶A。此过程还会产生1分子NADH(图3)。

图片

图3 乙酰辅酶A形成
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包括一系列反应(图4)。每一轮循环会产生1个ATP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反应过程中有两种电子载体参与∶NAD+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每一轮循环能产3个NADH和一个FADH2(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可用[H]表示)。

图片

图4 柠檬酸循环

电子传递
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因此电子传递的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图5)。来自线粒体基质中的NADH和FADH2在电子传递链的上游释放出活化的电子。随后电子从膜上的一个蛋白质传递至下一个蛋白质,并逐步释放能量。这些能量推动线粒体基质中的氢离子进入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此时的线粒体的内膜就像是水库的坝,强迫H+暂时留在高浓度处。当间隙中的氢离子流入线粒体基质中时,利用这种氢离子浓度梯度的能量,推动了ATP的生成。
电子传递链下游最终的电子受体是氧,氧接受4个氢离子(4H+)和4个电子,形成2分子水。这就是氧气对生物体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氧,传递链中的蛋白质就无法传递电子,也无法再接受新的电子,很快整个电子传递链就会停滞,ATP合成也随之停止。

图片

图5 电子传递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