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拓展】胰液分泌的调节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12-18
 

胰液分泌的调节
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很少分泌。进食后,胰液便开始分泌。所以,食物是刺激胰液分泌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控制,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
食物的性状、气味以及食物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神经反射(包 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切断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阻断迷走神经的作用,均可显著减少胰液分泌。迷走神经可通过其末梢释放AC直接作用于胰腺,也可通过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间接引起胰腺分泌(如下图)。迷走神经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对小导管细胞的作用较弱,因此,迷走神经兴奋引起胰液分泌的特点是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很少,而酶的含量却很丰富。
图片
内脏大神经(属交感神经)对胰液分泌的影响不很明显。一方面,内脏大神经中的胆碱能纤维可促进胰液分泌,另一方面,由于肾上腺素能纤维可促使胰腺血管收缩,导致胰液分泌的水源明显不足而影响胰液分泌。    
2.体液调节
调节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
(1)促胰液素: 促胰液素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 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小肠上段黏膜含促胰液素较多,距幽门越远,含量越小。产生促胰液素的细胞为S细胞。生理学家王志均教授等曾在具有移植胰的狗身上观察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因素,结果表明,盐酸是最强的刺激因素,其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酸钠,糖类几乎没有刺激作用。引起小肠内促胰液素释放的pH在4.5以下。迷走神经兴奋不引起促胰液素释放;切除小肠的外来神经后,盐酸在小肠内仍能引起胰液分泌,说明促胰液素的释放不依赖于肠外来神经。
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水和HC0,ˉ,因而使胰液的分泌量大为增加,而酶的含量却很低。
(2)缩胆囊素: 缩胆囊素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胰液中各种酶的分泌,故也称促胰酶素(pancreoyin,PZ);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促进胆囊强烈收缩,排出胆汁。缩胆囊素对胰腺组织还有营养作用,可促进胰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引起缩胆囊素释放的因素按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酸钠、盐酸、脂肪;糖类没有刺激作用。
影响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还有胃窦分泌的促胃液素、小肠分泌的血管活性肠肽等,它们在作用上分别与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相似。
近年来的资料表明,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对胰液分泌的作用是通过不同机制实现的,前者以cAMP为第二信使,后者则是通过磷脂酰肌醇系统,在Ca 2+ 介导下起作用的。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即一个激素可加强另一个激素的作用。此外,迷走神经对促胰液素也有加强作用,在阻断迷走神经后,促胰液素引起的胰液分泌量将大大减少。激素之间以及激素与神经之间的相互加强作用,对进餐时胰液的大量分泌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