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宪法精神,传承运河文化 高一(10)刘必琛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传承运河文化。 作为世界运河之都,扬州拥有美丽的运河风光。但曾几何时,我们的大运河也曾是一片污浊,湖面上漂浮着死鱼,水中水藻丛生,恶臭无比。而如今,一座座的运河公园如同满天星斗,闪烁在运河沿岸,扬州市民们常常在岸边散步,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而这些变化来自于人们现在对运河的重视。那是否就说明,我们的运河已经完全干净了呢?不然,我们也常常听闻有一些企业不时将初步处理甚至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水,常常见到一些农户在使用完农药之后将残留有农药的袋子乱丢,常常目睹一些市民将垃圾随手乱扔……运河是扬州的宝贵资源,理应是我们大家应共同守护的珍宝,所以我们应该尽到我们的责任,用心守护运河的生态文明,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爱护运河。 运河能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美丽的风景。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大运河的滋润下,扬州也成了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枢纽。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在这段运河的沿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除了一些文化建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诗词,“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些都是运河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也应将他们保护并传承下去。 为了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扬州的政党机关也书写了许多法治故事,在扬州的检察官手中,都有一幅“大运河文物保护线路图”,这是他们实地走访辖区内大运河沿线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后绘制而成的。线路图对176处文物进行了明确标注,为检察机关地毯式巡查提供了方便。针对大运河周边国家级文物普哈丁墓园内堆放建筑材料、小虹桥等古桥桥梁损毁、普照寺存在主体垮塌风险、贾氏盐商游客步道年久失修等问题,扬州人民检察院向区民政局、属地街道等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大运河沿岸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运河是扬州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宝贵文化符号,我们应行动起来,做出我们应有的责任,保护和发展运河文化,将扬州运河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