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基础教育是个体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 11月25日至26日,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在重庆召开,论坛聚焦深化育人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改革,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化教育教学方式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全力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要优化教学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效率和育人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说。这也是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 课堂教学是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最后一公里”,学习方式变革是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核心。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实践中,由注重“怎么设计教”到注重“怎么设计学”并不简单。 “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学科的问题为基础、教师的问题为引导,一起建构聚焦课堂的核心问题。”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学术领衔人王天蓉回顾了问题化学习20年发展历程,表示课堂核心问题的底层逻辑不是一厢情愿地预设学科问题,而是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的共同学习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 “课堂仍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要充分考虑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化,通过设计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动力,支持差异化的学习过程生成深度的体验,并用一致性的评估贯穿始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田俊表示,要想沉淀学生素养,应该更强调让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重庆谢家湾学校的课程生态总体构建令与会嘉宾印象深刻。“我们从学习者视角整合一切有积极影响的元素,试图破除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回归孩子的立场。”该校党委书记刘希娅说。 运用新技术赋能教育发展 技术的变革,历来都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赋予新机遇,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动能,科技新变量催生发展新增量。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教育教学的影响,充分利用新技术推进教学模式创新,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赋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和引擎。“要通过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破时空区域条件的限制,促进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输送实现共享,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和评价改革。”田祖荫说。 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区域,基础教育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 “数字教学法的第一个指向就是技术赋能的深度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运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黄荣怀表示,过去把技术当作工具来看是一个误区,应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技术和手段来变革教育教学的过程。 传统学校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天津市第十九中学校长卢冬梅特别谈到数据挖掘和行为分析。通过校园卡生成的学生行为轨迹发现学生爱去的地方,并把这个地方改造成属于学生的公共空间;针对学生寒暑假过后运动能力降低的问题,分析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并为学生们开出假期居家运动“处方”……“校园里的每一天、每一块土地上都在不断产生着数据,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有效地把它应用起来。”卢冬梅说。 “创新数据驱动多元智能教育评价新机制,创新数字化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支撑基于数据库数据的过程性纵向评价与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推动向以评促建、以评促用的评价导向转变。”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孟晖表示。 探索建立校家社共育机制 “家长朋友们了解了青少年近视的成因,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社区医生走进幼儿园的课堂,给家长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儿童视力健康课。这是在论坛现场,重庆市巴蜀幼儿园展示的一场“1+N家庭教育新课堂”。 一直以来,巴蜀幼儿园致力于贯通校(园)家社三方,以幼儿园为主导,推动家长的深度参与、社会资源的不断融入,建立校(园)家社教育共同体。这样的实践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热议的教育话题。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是教育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如何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助推青少年全面发展?对于此问题,中国教育学会美育研究分会理事长袁为民从美育的角度指出:“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需要在校家社3个方面的协同育人中进行,校家社协同美育的内在联系与外在张力,既影响对美育内涵的理解,也影响美育育人价值的发挥。”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但是在校家社的合作中,依旧存在着亟须解决的问题。 重庆两江新区康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燕认为,目前在校家社共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五大困境。一是信任困境,“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家长们依旧存在分数更重要的观念,学校的应试教育部分也给家长带来了焦虑;二是沟通困境,有的家校沟通流于表面,内容也较片面;三是合作困境,各方对自己的职责边界不是很清楚,导致学校教育复杂化、家庭教育片面化、社会教育边缘化;四是组织困境,校家社之间的组织形态尚未完全规范;五是研究困境,对校家社共育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但对操作层面的研究不多。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完善校家社协同的组织形式,保证沟通顺畅;健全激励机制,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宣传鼓励好的做法;搭建多元平台,举办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系列课程活动等。”王燕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