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语文学科教学为基础,以新课标和新课程为依据,融合语文、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跨学科实践,参照学生的真实生活设计情境和主题、内容,把语文与育人有机结合,语文与优秀传统审美理念的文化融合。

学科融合
“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校本课程不仅是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还是语文与优秀传统审美理念的文化融合。 1.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 在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与诗词意象一课中,学生运用在语文课上学过的意象来分析歌词中的送别意象,运用在音乐课中学过的曲调来分析歌曲的情感基调。学生把送别意象和伤怀曲调结合起来吟唱,感受到歌曲的清新淡雅、情真意切。 2.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 在分组探究研讨活动中,有一小组的议题为王菲演唱的歌曲《但愿人长久》与苏轼诗词中的境遇。组内分工明确,如查资料、PPT制作、内容整理、成果展示等。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学以致用,提升综合能力。 3.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在分组探究研讨活动中,有一小组的议题为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东风破》与古诗词意境。小组学生通过绘画作品描绘出《东风破》中的诗词画面,运用“诗画结合”的文学和艺术审美理念,打通了语文学科和美术学科的壁垒,形象地展示出歌曲中的诗词意境。 4.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与优秀传统审美理念的文化融合 在文化素养方面,教师注意将中国传统审美情趣融入其中。如教师在李叔同作词的歌曲《送别》与诗词意象一课中,让学生体会到中和之美的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在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与诗词意境一课中,让学生体会到哀而不伤、愁而不悲的审美意趣;在小组分享郁可唯演唱的歌曲《知否,知否》与李清照的婉约诗词时,让学生体会到形意结合、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趣。
案例实践:“流行音乐中的古诗词”
1.任务目标
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作为郑州市管城区语文学科基地,近年来在跨学科语文教学、多文本阅读等方面不断深耕,力求探索出让理念落地的方法。 一是能围绕“吟唱古诗词”这一中心任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课内外相关材料,并进行汇总和整理,了解流行音乐中化用古诗词的常见方法。 二是能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学唱,感受流行音乐中的诗词意境,增强对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形成“吟唱古诗词”实施方案。 三是能根据议题进行合作学习,展示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运用多学科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 2.任务安排及实施

3.任务成果 (1)个人成果:完成“吟唱古诗词”方案,并撰写文字说明。要求围绕“吟唱古诗词”这一中心任务,整理流行音乐案例、化用古诗词的方法、演唱注意事项等。 (2)小组成果:选择议题合作学习,成果内容深刻,成果形式自定,可以是演讲、绘画、合唱等。 (3)评委成果:根据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要求,制作评价量表。 4.任务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