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课前的准备
1、清楚上课人的上课时间、地点。
2、明确上课人本次课所内容主题,最好能有上课人本次课教案。
3、围绕上课人上课内容主题,进一步了解本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等。
4、听课人准备好听课材料,如听课本等。
5、如果是上课人邀请听课,可以直接到场听课;如果是未受邀请,请提前和上课人打好招呼,听一听上课人的意见。
二、课中应关注的内容
1、关注课前准备情况,如场地布置、器材准备方面是否及时到位。
2、关注课的开始部分,如上课教师对课堂常规的要求,讲述的学习任务及目标是否明确,导入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等。
3、关注课的准备部分,准备活动与本次课的关联度如何,是否能够提高学练的兴趣及积极性等。
4、关注课的基本部分,上课老师对动作要领的讲解示范示范正确规范、组织方法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多元,辅导是否积极,动作纠错是及时有效等,另外,还有关注体能的练习内容、方法及效果等。
5、关注课的结束部分,放松活动是否有效,课堂小结是否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6、关注上课教师的声音是否洪亮,口令是否准确、示范动作是否熟练标准、仪容仪表是否规范等。
7、教学流程是否连贯,各环节过度是否自然。
8、关注课的预设与生成,对课的生成是否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9、关注学生学练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10、关注体育课的育人效果,体育课不仅仅是动作技术技能的传授,体育课的育人效果更加显著,关键看上课教师如何把德育和思政,融入到体育课当中。
【示例一】: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学目标是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即认知、技能、情感。目标定得较为合理,能够达到教学效果和学练要求。
排球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学习好该项技术,对后面学习排球综合技术及开展教学比赛活动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要点强调、分组练习,由易到难,先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熟悉动作;其次3人一组自垫,巩固动作;然后3人一组轮转正面双手垫球,提高动作;最后小组成果展示,相互学习。组织形式多样,练习方式多元,学生学练积极性较高。
教材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运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小组协作能力”的理念。教师通过精讲多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通过互学互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教学环节比较流畅,重难点突出,各环节的时间和练习密度安排较合理,教师的讲解示范和纠正及时到位。总体来讲,符合一节校级公开课的要求。
需要商榷的地方有:
1、认知目标为“学生明确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概念和垫球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与意义。”作为一节复习课,该认知目标定有待商榷。“明确概念”应该属于新授课的教学目标。
2、准备部分应放在开始部分之后,还是放在其前。教案上体现的是放在了开始部分前面。本人认为应该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3、热身活动时,一开始就是“移动垫球模拟”,然后是徒手操。是否把徒手操放在移动垫球模拟的前面,移动垫球模拟应属于专项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放在热身徒手操的后面,对于基本部分的衔接来说,较为自然合理些。
4、教学安全因素的考虑方面,建议盛放器材的手推车放在场地外围,以免学生垫球时撞到,曾有几次学生的球打到器材车上,学生只顾着去接球,差一点碰到车子。
5、应当增加体能模块的练习。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