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马上就要来了,又有一大批新体育新教师入职。作为体教人,我有一些心得体会需要跟这些工作“小白”来交流,为的是让他们可以尽可能少走些弯路,成长得又好又快。
一、入职体育教师上课需要经历三个“不”
虽然经过大学本科四年的体育专业教育学习,也经过了考编前的“魔鬼”训练,但那毕竟都只是“纸上谈兵”,跟真正的站上操场,进入课堂还是有巨大差异的,也一定会给这些体教新兵带来诸多不适应。对课程标准学习不深,对教材体系理解不透,对所教学生了解不够,再加上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诸如学生知识、身心基础、体育技能、经验思维等基础学情把握不够完全,还是会下意识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和从自己成人理解角度来授课教学,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会很不适应。同时,新教师尚未完全转换角色,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位教育者,授课语言都基本是照本宣科或者成人化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把体育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教学知识。对于授课对象的学情以及和学生的对话、交流、互动、合作等不能顺利推进,甚至有时站在操场上感觉脑里空空、肚里无货,嘴里也是蹦不出几个词来,干巴巴讲个十几分钟就把课上该讲的话都给讲完了。即便如此,我们有些体育新教师还在跟学生“互动”和“启发”,在问我们的学生懂不懂、行不行、会不会?如果学生说不会或者没反应,他就用刚才讲过的授课语言再重复一遍,甚至多遍,学生只能是“啼笑皆非”。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感觉有了一点授课经验,也懂得课堂上应该做到体育新课标提出的“教会、勤练、常赛”核心主线,于是就在课堂上追求教的连贯和学的顺畅,还有了让学生真正懂得和掌握的美好期待。课上唯恐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练不达,就想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诱导来解决,出现体育课堂上教师讲的过碎、过细、过多,导致课常常上不完,拖堂成为常态。关键是,这类新教师完全没有领会体育课最关键的用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一切不能“学以致用”的体育学练都是白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推进,新教师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懂得了课堂教学上的轻重缓急和主次取舍,也能够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还知道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个人专业能力,到了这个时候,这些新教师基本能在一节体育课上去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但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上着上着,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课不出彩,不完美,总是缺少了一点什么。感觉自己上的课离“有体育味、有技术味、有文化味”的体育好课似乎颇有差距,倍感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基本用一节课时间就能很顺利地去备好一堂课了,但作为新教师的你可能二节甚至三节才能完成一节备课任务;老教师一节体育课可以基本完成授课目标和任务,学生学练也是比较顺畅,融洽度好、达成率高,但是换成新教师,也许你课前作了详细的准备,课上也是很卖力去教,学生却是积极性不高,学练任务的完成也是勉勉强强;我们的老教师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重难点、关键问题、师生互动、突发状况等都能进行预防、预设和及时介入、巧妙解决,但换成是新教师的你,可能就会手足无措、草草收场,甚至还会引起师生冲突,影响你教学的情绪和课堂的完成。其实,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现在你要做的,就是以时间换空间、以学习促成长。关键就是你要摆正心态,用一种善于学习的姿态,去吸收和改善,已小变求大变。只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努力,你就能取得好成绩。

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干和苦干后,年轻的你就要思考,思考自己的课怎样才能获得学生的青睐和喜欢?思考自己的课如何方能体现“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呈现?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究竟应该怎样去走?思考自己的工作怎样才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劲去取得尽可能好的成绩?你开始思考、探索、研究,你就走上了勤学习、想办法、搞改革的巧干阶段。
作为体育教育人,既然我们走上了这个岗位,就理应不断追求,佛系、躺平、摆烂这些负面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对于新体教人,你们必须要有一点精神,要有一点追求,要因追求而忙碌,因忙碌而充实,因充实而快乐。从踏上操场的第一天起,你们就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基础,去很好地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最近发展区完成个人发展目标,并以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来逐渐解决中长发展目标链。你们一定要立足现状,准确定位,持续发力,先完成预定小目标,再制定新的发展目标,再奋斗……追求是勇无止境的,唯有在追求中完善自己,在追求中发展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