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乌合之众”
高三(5)班 乔雅萱
信息时代,我们上网时,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一则热点消息出现,开始时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五花八门,但没过多久,有人刻意带节奏,评论区就统一成“一个声音”,这时若有不一样的观点出现,便会立刻遭到各方群众的攻击,以至于被扣上“三观不正”的帽子。
是什么让独立个体的声音变得如此微弱?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缺少鉴别力。
鉴别力是指面对一样事物时,人作为个体来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拥有鉴别力的人对事物有着清醒的认知,让事情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不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刘备能不听张飞等人的闲言碎语,摒除偏见,信任、重用布衣诸葛亮;鲁迅在某些顽固派醉心于吹捧“国粹”, 投降派一味崇洋、西化时,独树一帜阐明了应该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观点。拥有了卓越的鉴别力,刘备及时地发现了人才,鲁迅找到了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科学方法。然而如今的社会中,“鉴别力”似乎与我们越来越远。个体意识日渐衰微,偏见、盲从随处可见。鉴别力的缺失使无数个体走在一起,他们抛弃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得盲从,混沌、不辨是非,就如古斯塔夫·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一样“他们从未渴求过真理,如果谬误对他们更有诱惑力,他们愿意崇拜谬误。谁能给他们提供幻觉,谁就能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了他们的幻觉,谁就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没有鉴别力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在社会上游荡,从而远离了真理,阻碍了社会发展,导致民族的落后······
鉴别力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知识的匮乏。鲁迅能对有底气地说道 “拿来”,是因为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他都有深刻地研究,他能鉴别出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提出“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对策。读书是获取知识,提升个体鉴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书中获取他人的经验,或是专业知识,在面对问题时就能较客观地思考,而不会盲从于一些看似高端实则空洞的言论。此外,读书提升个体修养,这也使“偏见”在我们的思想中难以立足。
提升鉴别力,还需我们时刻保持一份理智,坚持独立的思考。当“群体的声音”巨大时,我们难免受到一些影响,但请牢记莎士比亚的话“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看法。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但保留自己的判断”。刘备鉴别人才就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不受他人左右,即使是亲密的兄弟也影响不到他。当然你所坚持的,可能并不是普世的价值观,但这是个人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得出的,它是独立、理性与原则的统一体,对我们的成长很有裨益。
拥有鉴别力,不做“乌合之众”,拒绝人云亦云,我们才能真正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从而塑造更完善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