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写作最容易乱方寸的事,莫过于参照前几个年份的作文题目精雕细琢的数篇押题作文,和眼前试卷上的这道命题全无相近之处。尤其是当命题形式和要求出现较大变化时,更容易在考生心中催生出一股强烈的委屈、失落之情和无所适从感,进而出现短时间内的思维真空,既无法准确审题,又无法合理搭建写作框架,更无法形成有理有据有文采的分析阐释。基于此种风险,所有考生皆应防患于未然,了解下述三方面的问题和三种应急策略。
临场症状一:审题不自信,担心出偏差
症状分析:面对一种未曾训练过的命题形式时,考生或是无法依托既有经验准确筛选出命题材料中最具写作价值的关键信息,或是对命题材料的阅读理解心存疑虑,不敢确信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致使审题不自信,担心作文跑题。
应对策略:了解命题规则,找准核心信息
高考是为国选材,其命题在确保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还要确保所有考生均有话可说。如此,哪怕命题材料谈的是最为小众化的问题,其真实命题意图也绝不在于引导考生分析该现象中包含着的学理,而是探究个案背后的共性化的价值意义。
比如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题目。表面上看,命题材料谈论的是围棋问题:第一句引出“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第二句阐释这三个术语的内涵;第三四两句从正反两个角度介绍初学者中存在的两种学习状况;第五六句揭示本手与妙手间的应有关联,强调只有深刻理解本手,才可能出现妙手的道理。但这样的命题素材显然只是一种隐喻,其价值在于借具体案例而呈现抽象价值意义。
此类作文命题期望考生思考的真实问题是什么呢?高考作文当然不会要求考生探究学习围棋的具体方法。通观历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以发现,数十年的高考中,所有的材料作文无一不是旨在引导考生对内审视个体生命的应有态势,对外探究个体生命与时代或社会间的相互关系。材料型的高考作文中,材料可以是大漠孤烟或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象,也可以是琴棋书画或渔樵耕读之类的文化现象,还可以是历史人物、热点事件或者世间万象,但其终极指向却始终是人或社会。考生只要守住这两个点而解读作文的导引材料,就不会出现审题的偏差。
2022年高考全国卷的几道作文题莫不如此,比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的终极指向不是检测《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而是探究面对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与方法。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的终极指向不是检测对两次奥运会的认知与思考,也不是检测对相关科技成果或者综合国力的熟悉程度,而是以已经取得的体育成就为写作缘起,通过对其成就的多方面因素的分析,引出对“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的价值意义的相关阐释,进而将考生自身的成长、发展与责任融入“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中进行探究与展望。这样的构思立意,才契合两则材料的共有意旨。
临场症状二:难觅切入点,迟迟难下笔
症状分析:万事开头难。完成了最初的审题和立意之后,为数甚多的考生纠葛于如何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头段,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结果是越想越多,越想越紧张,很长时间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第一段。
应对策略:熟知引论结构,展示个性风采
1.文有定式心自安。高考时,绝大多数考生选择写作一般性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这两类作文,其开头段的结构大体相同:一种是独语成段,直接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另一种是借助适宜的导引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或者论题。
由导引材料引出论点或论题的引论方式,通常由引语、简析、论点(或论题)三部分构成。其中,引语可以是对命题材料的提炼,可以是对生活现象的描述,也可以是与命题材料意义相关的名言警句。简析是由引语向论点(或论题)过渡的桥梁。
且看2022新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的三则开头:
例一:本手之本,在于强基础,踏实地,潜心砥砺,反求诸己。盖房子先打地基,学游泳先练憋气。强基础一来是为之后的深入学习预热,文火慢炖,熬出精髓。欲成其大,先筑其本。
例二:人生如棋,棋局万变。有人规规矩矩地按照棋理走,收获了本分人生;有人总能出乎意料,在普通的轨道上宕开一笔,精妙至极;但也有人,从来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行棋貌似合理,实则已留下满盘遗憾。人生到底该何去何从?笃行本手,妙手,亦或是俗手?我认为,以“本手”沉潜,稳固根基;避免“俗手”,杜绝浮躁;以“妙手”行远,方成大器。
例三:陆游曾感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而这能够“偶得”的“文章”,却绝非蹩脚武侠作品中的武林秘籍,可以不经意间在某个山洞或者悬崖之下意外获得。“偶得”的前提必是拥有一双“妙手”,有“妙手”方有“偶得”的可能性。
三例皆由三个大句子构成,差别在于例一的引语侧重于概括命题材料,例二的引语描述社会现象,例三的引语引用名人名言。三例的第二句都是简要分析引语的内容,并将文字朝向论点(或论题)处延展。三例的第三句都是呈现观点。
2.扬长避短显才干。上述三种开头从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适宜。既适宜于呈现对命题意义的准确理解,又适宜于展示考生的素养和才情。如果考生饱读诗书,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则可选用相对冷僻的名家观点来彰显阅读面;如果考生善于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则可由熟识的社会现象切入;如果考生语言概括力强、文字有韵味,则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精准提炼、诗意表达而打动阅卷者。考生只要在日常作文训练中依据自身特点而有意识地训练某一种引论技巧,则高考时无论面对何种命题材料,都依旧采用此种引论方法快速入题,也就不会在完成了审题和立意之后还无从下手。
临场症状三:文章写一半,不知何路行
症状分析:受高考特定情境的制约,多数考生完成审题和立意后,并无时间构思完整的作文结构,只能边写边思,跟着感觉走。时常是写到一半时,思路突然出现阻滞,不知道后部分的内容该往哪一条路上行走,才能既保持整篇文章思维的一致,又体现出思考的深度与宽度。
应对策略:深耕特定架构,理顺思维层级
1.胸有成体路自通。写作议论文时,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不过两种:引论—本论—结论,引—议—联—结。前者中的本论,又无外乎并列式、层进式、交错式三种。
考生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强化训练某一种特定的议论架构,形成大脑中的思维定式。如此,面对任意一则命题材料时,都能将该材料迅速带入这一思维定式中,依照相对固化的思维流程开展思考与写作。
比如,当考生每次作文都采用“引—议—联—结”这一结构时,完成了“引”和“议”两个环节的内容之后,自然就会将思维朝向“联”的路径上延展。而如果考生每次作文中的“联”都分成三个层次来写,第一层由具体的命题材料联系到其他相关材料,由个别现象中提炼出共性化的见解,第二层将此种共性化见解置入特定的社会文化框架中进行分析,第三层将视线拉回当下社会之中,结合考生熟悉的生活进行阐释,则其考场上完成了第一层的“联”之后,自然就会开始思考命题材料中隐藏的社会文化问题,完成了第二层的“联”之后,也自然就会开始思考如何将思路拉回到当下生活之中。
下面这篇2022高考优秀作文,就是采用了“引—议—联—结”这一特定架构。受字数限制,此处只呈现其“联”的三个层次的摘要信息。
第一层,由个别到一般:历朝历代,人皆生活于欲望之中,皆希望拥有……的妙手。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人不愿意……,更不愿意……总有人尝试着采用……貌似练就了惊天的“妙手”,却不知实乃最大的“俗手”,……。
第二层,立足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史记·孔子世家》中,老先生跟随师襄子学琴……孔子的这份作为,便属于先夯实“本手”,再收获“妙手”。倘若孔子只学十天便换了新曲,则虽在数量上可以多学若干,最终却只能是琴界“俗手”。
第三层,回归当下,结合自身: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要……,便误以为自己……,便不再愿意……。当我们这样做时,……事实上,我们连俗手都算不上。
考生只要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则作文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固定的行走路径,也就不会不知道下一步该写什么样的内容了。
2.逐层深入天地宽。“引—议—联—结”的结构,容易形成相对固化的思维路径。如果是“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且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则很难形成思维定式。因为,并列式结构的核心在于分论点,而不同的命题材料能够形成的分论点千差万别,几乎没有规律可循。
这便提醒考生,日常训练中建构的写作框架,应尽量具有普适性,能适应绝大多数命题材料的写作要求,且有利于打造文章的可读性。说到底,高考作文只是写给最挑剔的读者——阅卷老师看的,考生的作文只有尽量达到阅卷老师的欣赏高度,才能拿到相对理想的分数。如此,作文必须告别幼稚,走向深刻。
且看下面这段高考作文中的论证:
由此观之,创新创造只有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才不会指向弄巧成拙的“俗手”,不进反退。所谓“俗手”,或是急功近利,或是目光短浅,看似解一时之急、得一时之利,实则为大局埋下隐患,得不偿失。这或许不仅仅是因为技艺不精、基础不稳,也不仅仅是出于全局观的缺失。事实上,不论是技艺的精进还是大局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基础的夯实,以及该过程中形成的心性——不骄不躁,稳中求进。当我们放眼全球,不难发现,这种综合深厚的力量或言底蕴,非但是大国智慧的源泉,更是一个国家大国风度生生不息的热土。
作者由命题材料中的围棋之道而联想到现实人生中的创新创造之道,再联想到“纸上谈兵”等“俗手”,然后联想到“急功近利”的时代病,细释其危害,最后形成理性分析。虽只一段文字,思维的层次性也极其鲜明,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宽度。
当然,要想在考场上写出这样的文字,唯有平日勤加训练,方能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