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和院士:煤炭如何迎来“第二春” | 双碳之路无限可能(一)——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双碳”?
开篇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国,“双碳”目标对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国家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寻求更具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中国的科学家团体正在贡献智慧,为“双碳”助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技术、储能技术、化石能源的清洁使用技术……这些科技创新技术正在一点点改变我们的生活,给“双碳”绘上了绿色的底色。
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中流砥柱。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能源结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煤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国在煤炭转化的研究中都取得了哪些关键的进展呢?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双碳”?
问:您是如何理解碳达峰、碳中和这两个概念的?
答:一个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工业生产,而生产是需要使用大量能源的。目前我们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就要排放碳。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所以能源的用量(包括碳的排放量)就一直在上升。所谓碳达峰,也就是希望我国尽快达到碳排放的最高值。我国现在希望在2030年以前实现碳达峰。
实现碳达峰之后,我们要采取各种方法,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处理,最终使每年碳的排放量能够等于碳的自然吸收量加上处理掉的量,使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清除达到平衡,这个平衡就叫做碳中和。
问:您认为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难题是什么?
答:我国能源生产占据了碳排放的80%以上。所以,要想按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能源。有三个环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首先是清洁能源的获得环节,也就是本身不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能源;第二是能源的使用环节,也就是研究如何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第三个环节就是排放环节,如何在这个环节中将要排放的碳进行吸收、处理。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问:通过节能减排就能够实现“双碳”目标吗?
答:这是一个误区。国家要发展,要产生社会价值和GDP,一定需要能源,因此社会需要的能源肯定是增加的。节能减排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能效(产量一致的情况下能耗降低),但是不会改变社会能耗增加的事实。也就是说,虽然节能减排能降低碳的排放,但要同时实现社会的发展和“双碳”目标,单靠节能减排是不够的。
问: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科技怎样给我们“赋能”?
答:科技赋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新材料和新思路的提出,以及机制和原理的探索。
在新材料和新思路方面,例如,现在太阳能电池材料主要是用硅,但是有一种新思路,不是完全用硅,而用一种叫钙钛矿的材料。钙钛矿材料从被发现到应用在太阳能转换上,仅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效率已经达到23%-25%,与硅材料有一定的可比性了。
那么这些材料为什么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呢?这就是科技赋能的另一个角色:机制和原理的探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太阳光所携带的能量,能够将这些材料中的电子激发出来,从而形成电流。太阳光中不同组分的能量是不同的,而不同材料中的电子被激发时,所需要的能量也是不同的。了解这个发电机制之后,很多科学家开始研究叠层太阳能电池,将硅和钙钛矿材料叠在一起,能够充分利用光的不同组分,使光能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目前最好的叠层电池能够实现30%左右的转换效率,比单独材料制备的电池又要高出好多。
问:您认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答:主要的压力来自于两点:首先,我国的碳排放量本来就很大;其次,我国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的情况和西方国家不同。欧洲发达国家基本上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碳达峰,美国也在2005年左右实现了碳达峰。这些国家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也就意味着他们有较长的时间来妥善安排进程。而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对能源的需求增速也不会有较大增量。
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人均GDP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较快,能源需求还会进一步的增长,目前还没有实现碳达峰;在这一情况下,还需要同时考虑实现碳中和的问题。即便我们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留给我们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也少了很多,主要的压力也是来源于此。
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概念时,美国跟欧洲的人均GDP达到了2.5万美元左右,而我国是1万美元左右,就好比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需要大量营养来长身体的时候,突然被限制了吃饭的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们只能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在饭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充足的营养,这个转变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另一个压力的来源。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问:实现“双碳”目标,我国有哪些优势?
答:首先,在新能源的生产方面,我们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发电装机容量都在世界前列;而很多新能源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也都是来自中国,这些都是我们在清洁能源生产方面的先发优势。
其次,中国幅员辽阔,能量资源丰富,这也是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优势。因为无论是发展风能还是太阳能、甚至水能,都需要较大的场地,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广阔土地会成为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大舞台。
第三,在舆论层面和文化层面上,中国的大众/公众也是比较接受可再生能源的。一个新概念、新事物,如果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就无法大范围地推广了。
另外,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发展上的投入非常大。前面我们提到“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赋能,所以中国在新能源科技的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投入,也掌握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技术。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问:您心目中的能源梦是什么样的,能谈一下吗?
答:首先是能源安全得到保障。像现在俄乌冲突以后,欧洲在能源上面临的危机就很有警示意义。所以我的能源梦首要一点就是要有能源可用,要让我们的国家在能源上实现安全、自立、自主,这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希望能够给国家做的贡献。
第二,希望能源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当中能够对生态环境友好。因为人类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当然也包括我们子孙后代,在我们的发展过程当中,不能因为能源的使用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第三,就是能够让能源的获取更加便利、更加便宜。未来如果聚变能能够突破,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廉价的清洁能源了,这也是我能源梦中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