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燕《杨过:一个“人”的成长史诗》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8-04-29
 

杨过:一个“人”的成长史诗

江苏省仪征中学语文组   纪燕

                                                         (一)

   杨过自幼孤苦,实则是个流浪儿。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天性自由,不拘俗礼。他最大的心愿是知道父亲是谁,是否是个英雄。因中毒被带到桃花岛后,他得到了生活上的照顾,却并未受到心灵上的关爱。黄蓉对他有先入为主的成见,郭芙和武家兄弟看不起他,欺负他,郭靖虽关心他,却并不懂他,并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自己所期望的圣人。桃花岛景色怡人,于杨过而言,却是一段并不快乐的生活。种种有心或无意的误会后,郭靖决定送杨过到全真教“收心养性”。聪颖的杨过虽然伤心,却并不留恋,因为他憧憬一段新的生活。谁知道真正的屈辱刚刚开始。全真教的几个道士本就心胸狭隘,各怀鬼胎,加之败在郭靖手上的难堪,一并算在杨过头上,哪肯真心待他,更别说传授武功。杨过年纪虽小,却饱受折磨,尝尽生活的悲凉。

   对于杨过而言,物质的艰辛不足为道,他本非养尊处优之人,自有应对之策。他的生命中,缺少了一种更为重要的东西——真正的关爱。出生至今,只有母亲和郭靖给予过他爱。一个零星的在记忆中模糊,一个疏离的无法直达内心。

    杨过真正意义上得到关爱,并对他一生产生至远影响的是两个人——孙婆婆和小龙女。一个极度热心,一个极度冰冷,然而爱的本质是一样的——真心。孙婆婆为此搭上了性命,这也是杨过一生不与全真教妥协的原因,这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个死结。小龙女起初拒人千里之外,但在向孙婆婆作出承诺后,也是全心当他作徒儿。既不像黄蓉,怕杨过像他父亲聪明得过了头,只教他四书五经;也不像赵志敬,本就不想教他,纸上谈兵让他背些武功口诀。小龙女是实打实教授杨过古墓派武功的。古墓派以轻功为上,小龙女就从入门招式“天罗地网势”开始教起。练武是枯燥辛苦之事,但杨过从未喊过苦累,而是全身心投入,悉心钻研。这一阶段的成长,就是习武之人“见自我”的阶段——最大限度地修炼自我,提升自我。一方面他本就有武学的底子(欧阳锋教过他蛤蟆功),悟性极强,早已求武若渴,苦于无师;另一方面,他吃够了生活的苦,他要“报仇”——报复那些欺负他羞辱他,不拿他当一回事的人,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像父亲那样厉害的人物。

    古墓的这段时光,不仅是杨过武学真正起步之日,也是他作为一个“人”真正舒展之时。他从小野惯了,怎么如此适应古墓封闭单调的生活?因为他得到了关爱——有无温暖,生活有质的区别。有一次,他犯了错,小龙女用扫帚打他,他硬撑着,一声不吭。小龙女问:“你为何不喊不逃?”杨过说:“姑姑对我好。”龙女问:“我打你了,怎么叫对你好?”杨过说:“你打我,是我犯错在先。你又怕打疼我,落扫帚时轻了很多。”一个在极度压抑中生活过的人,总是格外细腻敏感,格外珍惜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事物。他曾对小龙女说:“姑姑真心对我好,我是知道的。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他对龙女的顺从,乖巧,凡事为龙女思虑周全,忙前忙后,同样源于真心。 因为爱,所以尊重。小龙女尚年幼,杨过内心却真正将其作为师父、长者去敬重。那龙女长年生活在古墓,与世隔绝,丝毫不通礼法,所以他们身份上是师徒,但在人格上却是平等的,加之小龙女的武功修为也尚未达到登峰造极之时,遇到参悟不透的东西,两人都是相互商量、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从教杨过古墓派武功,到共同研习刻于石室顶的全真剑法,再到修炼由祖师婆婆林朝英创设的一招一式克制全真剑法的玉女剑,这一路走来,杨过是被平等地当成一个“人”来对待的,他本就灵颖聪慧,但凡正确的建议,一律被龙女采纳。对于杨过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尊重更显珍贵?这两人,一恬淡,一激烈;一个凡事不挂心,一个处处有主见。真是契合度最高的完美组合。这一段收获爱和尊重的时光,奠定了杨过日后用真性情去爱人的大侠之路。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段时光,以杨过的心计,一旦走上邪路,将会是怎样的后果。那郭靖送杨过入全真,遭了那么些罪,杨过是有怨愤的。奇怪的是,古墓中的杨过却能设身处地为郭靖着想,记着这个郭伯伯一点一滴的好,这就是人性。人性有善恶两面,小龙女用关爱和尊重更多地牵出了杨过的善与柔软。

                                                              (二)

   郭靖和黄蓉聊天时说过一句话:一个人的品性在平日小事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遇到大事,人的品性才真正显露出来。杨过对小龙女的知恩图报,至诚相待在龙女于古墓中遇到李莫愁,身受重伤危在旦夕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小龙女放下“断龙石”,欲与李莫愁洪凌波师徒同归于尽时,杨过折而回返,留在了小龙女身边,与其同生死,共存亡。此时此刻,俩人尚未有情愫萌生,是纯粹的师徒情谊,患难之交。此情此景,实在让每个人为之动容。连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李莫愁都不禁长长叹了一口气,感叹自己不得已守身完贞,而小龙女却是有人心甘情愿为她去死却仍然白璧无瑕,幸与不幸,大相径庭。

   古墓中成长的杨过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也收获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善。并且这种“善”已经生植于心,但凡对他好的人,他都会念念不忘,小龙女这种养育栽培之恩,他更加不惜牺牲生命,倾力相报。也许这也是缺乏关爱的孩子共同的性格特质吧。

   杨过依然伶俐活泼,颇有机心,对那些曾经亏欠过他的人也耿耿于怀,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在人生重要的选择中,他没有犯过任何一次错误。人性之善将他一步步引向侠者之路。在与小龙女的第一次分离中,他解救过陆无双,帮助过完颜萍,他与她们素不相识,完全来自于自发的济弱扶危的生命本能,如果说尚有一丝功利,那就是他从这些女子的凄苦与哀伤中,看到了姑姑的影子,小龙女离开他时清丽绝俗的脸上流露出的哀怨,愤恨,决绝,痛不欲生……每每回想至此,杨过的心中总流露出懊悔与想念的种种柔情。

   杨过情感的成熟经历了一个很奇怪的历程。别人的爱情从耳鬓厮磨中产生,他与小龙女朝夕相对,却混沌未凿。却在与龙女的分别中,在一次次无尽的痛楚思念中隐约感觉他对龙女的依恋与情感已经绝非师徒之情。他对龙女素来敬重,自然完全不知龙女离开之时对他的情感。却在完颜萍少女情怀的妙目流波中,读懂了小龙女最后一次分别之前的一番深情。蓦然灵光一闪,情智开窍,恍然大悟。

   我们真的不能怪他对情感感悟的滞后,这一切正反映出他对姑姑虔诚的如同对待长者般的尊重和敬畏。这番情感一旦了然,此生不渝。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成长的土壤,它是一点一点生根发芽的,只是这师徒两人都不自知罢了。杨过与小龙女有太多的不同,却也有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凄苦无依,一样的桀骜孤高,一样的至情至性。他们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人,对方即另一个自己。杨过顿悟爱情的此刻,在他的生命成长中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杨过特殊的人生经历,让他的心智比同龄人要成熟很多,唯一欠缺的是爱情。现在这个空白补上了,他对事物,对情感,对世间女子的认识,则要比一般人深刻很多。在武家兄弟还屁颠屁颠跟在美艳娇俏的郭芙后面大献殷勤的时候,他则冷静地认识到:如此娇纵刁蛮的女子当真娶到了,定是苦头多过乐趣。这般痴人,真是好笑。他注定不会爱上郭芙,同样的冷静与理智,让他也不会爱上陆无双、完颜萍、程英、公孙绿萼、郭襄,哪怕有时心中已经荡起涟漪。性格决定爱情,也许这也是他一生情系小龙女的根本原因。鲁迅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如果大侠只是一个为国为民的高大全英雄,而没有人的七情六欲,那他只能是一座空洞的丰碑。武侠小说也一定会少了大部分读者。都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明知是假的,还要钻进去,全在一个“情”字。古往今来,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是相通的,能把这个“情”字写得曲折而真实,写出了与理智的较量,能让读者感到强烈的震动。

    杨过的大侠之路,还需要武功的锤炼与心路的历练。外在的东西通过努力和机缘可以获得。心魔却最难克服。杨过真正需要战胜的,是他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心魔——自卑,深入骨髓的自卑。

                              (三)

  杨过的自卑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时在桃花岛,郭靖夫妇在江湖的地位和威名,黄蓉的家世,郭芙的出身,这一切像一面镜子,照出他的贫弱和卑微。黄蓉对他的疏远和防备,郭芙及武家兄弟对他的漠视和欺凌,更是深深刺激着他敏感的神经。然而他无依无靠,身边没有一个为他作主倾听他肺腑之人,于是他习惯把这种痛楚埋藏起来,任由其堆积滋长。沉重的压抑如果一直找不到宣泄口,是会让人发疯的。终于,时隔多年,郭芙的一个眼神,一个如儿时般鄙夷不屑的眼神,让杨过潜藏心底的自卑如山洪暴发,不可收拾。

   那一日,杨过带着丑陋的面具,没有人知道他是杨过。俏美俊秀的郭芙骑着小红马,不可一世地由远及近,用憎恶的眼神在杨过的脸上稍作停留,正如多年前一般。刹那间,杨过的心酸往事浮上心头,心魔跳出他的身体,控制他的大脑,把他那点孤傲击得溃不成军,他只觉得自己生来命苦,受人侮辱,天地之间无人看重自己,小龙女又不知去向,普天下之人都要与自己为难,瞬间变得厌恶尘世,于是在荒山野岭间乱走,自生自灭听天由命。

   金庸先生用一枝生花之笔把杨过在华山之顶的痛哭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一哭,哭出了毕生的愁肠万结,怨愤屈辱。尼采说过,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总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人性的弱点难以回避,杨过的可怜在于给予他肯定的人少之又少;杨过的可悲在于他是多么渴望别人一句赞许的言语,一束嘉奖的目光。

   心病终需心药医。真正能解开杨过的心结的只有他一向敬重却对他有成见的黄蓉。英雄大会,杨过与郭靖黄蓉邂逅,黄蓉与他推心置腹进行了一番言语,温柔真诚,充满怜爱。黄蓉说:“我不传你武功,本意是为你好,哪知反累你吃了这许多苦头,你郭伯伯爱我惜我,这份恩情,我自然要尽力报答,他对你有个极大的心愿,望你将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定当助你学好,以成全他的心愿。等我身体复原,把全身武功都传给你。郭伯伯也说要传你武功。过儿,你别让他灰心,好不好?”自幼到大,黄蓉从未当他是自己的孩子,和他进行如此开诚布公的言谈。这次交流,真正意义上温暖了杨过那颗冰封的心,他第一次从黄蓉前辈这里感受到温暖,第一次在黄蓉身边因感动而哭,他哭得热血上涌,哭得真情流露。想到郭靖夫妇的期许与厚意,杨过多年的不满豁然消解,所有的自卑自伤叛逆任性消失殆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单纯温良,特别容易满足的大男孩。他立刻掌心传功,用内力帮助黄蓉疗伤,顷刻间倾注了对黄蓉所有的信任,没有丝毫怀疑和犹豫。有人说,童年的不幸遭遇容易让人性格尖锐。杨过性格中那小鸡肚肠,依依不饶的尖锐部分实源于他屈辱的遭际,从本质上讲,他只是一个渴望爱与温暖的孩子。只要理解他,尊重他,认可他,他十二万分地愿意活成别人对他肯定和期许的模样。

   他终于战胜了心魔,从此以后虽然也有过曲折苦痛,但再也不是因为自卑而起。英雄大会,他勇斗蒙古高手,立下了汗马功劳,名气渐长。此后,他救郭靖,救黄蓉,救郭芙,救郭襄,侠义之名远扬,众人的赞许与日俱增。在别人的认可中,杨过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也一步步加强,更加深刻认识到龙女对他的爱与帮助是多么珍贵。他坚定了此生与龙女相依相守的决心,无视礼教大妨。此刻他的我行我素不是因自卑而叛逆,而是因自信而坚守。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那个消极的本我再也没有出来打扰过他的人生,他离大侠之路已不远矣。

   特殊的经历和缘分,让他的武功着实学了不少。不知不觉已进入到学武之人

   “见众生”的阶段。全真派的,欧阳锋的,古墓派的,九阴真经,洪七公的,黄药师的。这些功夫每一门都是奥妙无穷,哪怕以毕生的才智钻研探究,都难以望其涯岸。但是杨过东摘一鳞,西取半爪,却没有一门功夫练到真正一流的境界。遇到次等对手,施展出来是五花八门,叫人眼花缭乱,但是遭到真正高手,却总是相形见绌。

   杨过也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并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知道无论洪七公,黄药师,欧阳锋或是全真七子,金轮法王,但凡卓然而成名家者,都是精修本门武功,别派武功并非不懂,却并不研习。于情于理,他应该专研古墓派的玉女心经才是。但是,洪七公的打狗棒,黄药师的弹指神通和玉箫剑法,欧阳锋的蛤蟆功和经脉逆行,九阴真经中的各路功夫,每一门的奥妙和精微都深深吸引着他,使他不忍心弃之如遗。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各取所长,自创一家。但是谈何容易?多日的冥思痴想,杨过若有所悟:不能合而为一,也不必强求,临敌之时,当用则用,不必去想武功的出处来历,也与自创一派差不多了。此时此刻,杨过神情平和,成竹在胸。能想到此节,杨过的武学之道已经又进了一层。

   因为杀父之仇的误会,杨过也曾向郭靖动过杀念。但前面的阅历和际遇使他已经成长,正确的世界观已经形成,加上他并非鲁莽之人,在痛苦纠结心理挣扎中,他最终并未走入歧途,铸成大错。只是天意弄人,迎接杨过的是无数的风波涌起。误入绝情谷底,劫难重重;问情为何物,离合无常。等到他历经千辛万苦与小龙女相聚时,一个臂膀已断,一个奄奄一息。回想起自己一生的起起伏伏,痛楚跌宕,杨过只愿后半生与小龙女相知相守,万事不再挂怀。

    世事难料,人难胜天。杨过又一次与小龙女离散了,绝情谷断肠崖前,一别就是十六年。这十六年中,杨过除了思念小龙女,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钻研武学,二是行侠仗义。此时,除了一阳指外,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的武学,杨过不仅无所不窥,而且融会贯通,卓然成家,自创了一套掌法,定名为“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意。他因单剩下一臂,因此不以招数变化取胜,而以内力见长,与武学道理完全相反——杨过注定是不走寻常路之人。杨过真正进入到武学之人“见天地”的至高境界。

   路途多艰辛,天不负苦情人。杨过与小龙女在经历了数次离散后,终于不再分离。所有的断肠之思,所有世间曲折的纷扰在国难当前,都算不得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郭靖的带领下,以杨过为首的一大批武学之士,拼死一战,保家卫国。这一仗,打得轰轰烈烈,打得荡气回肠,打得蒙古军闻风丧胆,退避三舍。

   对于真正懂得武学精髓的习武之人来说,武学除了保家卫国,也许唯一的意义就是强身健体了吧。“仁”乃武学的最高要义,大侠如杨过者,是深明此理的。江湖注定不会是他的流连之所。他与小龙女神仙眷侣,潇洒地远去,留给了郭襄,也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感伤与不舍……

   但愿他与小龙女,能如他们所憧憬的那样,在温暖的南方,再也不舞刀弄棒,而是种无数美丽的花,养一群小鸡小鸭,生几个可爱的娃……

    他们历经波折,越过人生的重重山丘,只为这平凡生活。

   俗世中的我们,是否更应当珍惜这早已被我们忽略的幸福和平凡?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