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也许有这样的感觉:课堂教学优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其课堂教学语言一定也是自然、随和的,上课似和好朋友般交谈、游戏。他们没有大段的豪言壮语,更不可能像吵架似的高分贝嚷嚷着强调某某部分的重要性,及少,甚至没有一句废话,其身体语言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刚柔相济,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拥抱,一个轻轻的抚摩,都似有磁性,吸引着学生们随之去思考,去探究,去悲、去喜、去激动……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在教学语言上多下下功夫,相信课堂教学一定更受学生的欢迎。 作为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一定别忘了对教学语言的研究。因为它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动力,教学内容如果比作美丽的珍珠,语言就是把珍珠串起的线。 把握课堂语言的准确与简练。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练,即:普通话标准、表述不模棱两可、音乐术语表述正确等。语言简练指在表述清楚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提示、激趣、引导,切忌啰啰嗦嗦、重复性表达。比如,学生正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老师在一旁开始了自己的解说:“真好听,蓝蓝的天上飘着洁白的云朵,洁白的云朵像盛开的花瓣变幻无穷,真是太美了…….”听起来是在用语言带学生进入情景,其实您会发现老师的语言已阻碍了学生的思维,为何不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感受? 也有课堂上这样的老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说说,谁来?”老师四周瞧瞧,见90%的学生都举起了小手,继续说道:“谁来呢?我要请一位最乖的孩子, 呃—— ×××……” 谁是最乖的?以何种情况为例?敢于举起小手,勇敢回答问题,难道这样的学生不“乖”?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因此,作为导者,语言要精,作为合作者,更应顺应学生,把话说在关键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忌唠叨,千万别在课堂上唠叨。学生不喜欢唠叨的父母,同样讨厌唠叨的老师。简练才是真正的丰富, 把握说与不说、讲与不讲的度。 运用课堂语言自身的节奏美。 有人说,音乐的骨架是节奏,我要说,教师的课堂语言节奏也是教学美的骨架。如,让学生开始唱歌最常用的一句话:“预备,起”就有多种说法:再如“让我们一起唱起来” 一句, 就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说成二拍子或三拍子,如:语言的节奏美还体现在教师的语速、强弱,高低变化上,因此,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及时调整语言的速度、高低、强弱,以适应内容变化的需要,让课堂教学语言富有韵律美。 关注语言表达的态势美。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做到声音语言和态势语言的和谐共生,让教师的整个形象与声音构成一幅美丽清新的画卷。如说“请”,教师要面带微笑,再用手做一个请的动作。教师对学生说“让我们一起来”除要富有节奏的表述外,还可以加上简单的与节奏相配合的动作,如:双腿按节奏稳定的速度边走边说。特别是当学生学唱乐谱时,教师可用手势、身体,配合教师语言边说边做,让学生通过态势语言感悟音乐的速度、节奏,风格。不过切忌做与教学不相吻合、哗众取宠有碍学生思维的动作。 音乐教师课堂语言要亲切并且自然,通过教师富有激情,亲切自然的声音把学生带入音乐情景之中,并用教师巧妙准确,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感受其美。 话语凸显对人的关照。 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吧,想着你是在和朋友交谈,一个口才再不好的人,当和朋友聊起天来也会口若悬河,轻松自如,你会轻声慢语,娓娓道来,.偶尔说到激动处也会激情飞扬,手舞足蹈......另一方面,作为朋友,你可能就是一个聆听者,偶尔点点头,插个话,观察着沉思,适当给个微笑或眼神鼓励、赞同......音乐课上,很多时候真的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要你会关照对方,不管是语言还是用歌声与他们对话、用节奏与他们交流、用声势传递你想表达的主题,这些都很好。越想通过大声语言规制学生行为的基本都无效,越是高分强调某一教学环节重要的基本都低效。 记得有这样一句对教师职业的概述:教师是艺术家、科学家、理论家、哲学家、雕塑家的混合体。过去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其实今天已远不仅如此,只有头脑里打开了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你才可灵活自如滋润禾苗。知识贫乏,不可能有好的口才,好的“口才”来自于学习、善思、涵养......音乐速度有快、慢之分,音乐力度有强弱之别,音乐表情有优美抒情与愤怒和悲伤,因为有了这些,音乐才富有魅力。我们的课堂语言也如此,因此,研究好它,运用好它,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