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燕《像他这样的学生》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18-04-29
 

像他这样的学生

江苏省仪征中学语文组  纪燕

  六年前,我在一所生源不太好的中学教书,学生的入学成绩仅达高中学籍线。

  十三年前,他是我的第一届学生,长相普通,资质平常,湮没在这一群本身就不优秀不出众的学生之中,寂然无声。

  我对他留有印象是一次批改默写作业,一首七言律诗他错了六处。我让他重默,他拿着本子,态度虔诚,又错了四处。第二天继续,错了三处。他态度依旧虔诚,脸憋得通红:“老师,请相信我,我确实背了,我明天再来。”我又给他讲解了一遍。第三天,仍错一处。以后无论默写或其它作业,无论简单与否,要他达到较高的正确率,总要费些波折。我立下判断:他应该属于“不怎么聪明”的一类孩子,将来出类拔萃的可能性并不大。

  到了高二,情况更为严重,他考试名次基本在班级后三位徘徊,所有老师的评价惊人相似:努力有余,天资不足。他生性憨厚,不喜热闹,与班级一群整日追逐打闹甚至挑衅生事的男孩子绝非同类,渐渐的,他被孤立了。成绩和社交的屈辱,让他越发安静。他总悄悄地走向座位,翻书作业;又悄悄地收拾书包,走出教室。成绩一如既往毫无起色,他就像杨绛笔下那穿了“隐身衣”的人,默默无闻,悄然无迹。

  一次偶然,有且仅有一次,月考中他的作文得了近乎满分,因作文的悬殊,他的语文成绩也位列第一。我狠狠地表扬了他,在班级宣读他的作文,还说了些许鼓励的话。不久,我就淡忘。我料想他这次辉煌纯属意外,不会持续。果然,这大概也是他高中生涯唯一的一次“出众”。

  此后,每逢教师节和春节,我都会收到他问候的短信,我礼貌性地回复,随后淡忘。很快,他毕业了,勉强拿到了高中毕业文凭。

  毕业后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不仅收到了他祝福的短信,还收到了一大束鲜花,卡片上工整地写着:“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我一直记得。”我心头一动,颇感惭愧。高中三年,我为他做的确实很少。

  时光之流从容向前,当我连续三个教师节收到他的鲜花时,我无法不以为意。我短信他:“你一直记得老师,我已经很开心了。短信祝福即可,总买礼物太破费了。”他回复地认真诚挚:“礼物是我用自己的工资买的,没有向家人伸手。我只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您的感谢。如果您不喜欢,我就不买了,但我一定会记得问候您的,您是对我最好的老师,您没有放弃我,没有不理我,我会一直记得您。”

  我努力追忆对他的好,不甚了了。如果说一定有,恐怕就是那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诵读他的作文以及对他的表扬和鼓励吧。我无法让自己坦然和宽慰,因为我绝不曾想到一次小小的表扬能在一个孩子的生命中激荡起这番涟漪,我更不曾想到一个因学习的困顿和屈辱习惯把自己放在层层幕帘后的孩子,如此渴望被关怀和接纳,哪怕只是一束肯定和期许的目光。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我在体育馆附近意外遇见了他,老远喊我,欢喜而惊讶。他模样未变,略显清瘦。无需任何寒暄,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说他在一家工厂做技术活,收入稳定,生活小康。他还认识了几个脾气品性相投的朋友,时常聚聚聊聊,很是开心。他反复感谢我对他的帮助,尤其强调我那次读了他的作文,表扬了他,他说还记得自己那次拿了语文的最高分122分,那一刻是他学习生涯最快乐的时光。他絮絮叨叨,一番琐碎,说到动情处,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没有打断他,我知道他是真的激动。我也知道,一个三年未见却对你毫无疏离感,见面就告诉你他的一切的人,是真的信任你。他还告诉我,他的房间里本来只有书桌,这次父母重新帮他装修,他特地买了一个大书橱,他有空就买书读书,还坚持写日记,他觉得直到今天他才算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房间,如果现在再让他写高中的作文,他一定会进步很多。最后,又反复表达对我的感谢。那时正值傍晚,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投照在他因激动而微红的脸颊上,我第一次发现他的可爱,可敬,一个曾经胆小害羞静默的,把自己躲藏起来的男孩的可爱,可敬。

  每个人因天赋资质的差异,上帝会安排不同的角色定位和人生走向。有人注定名艳不可方物,到哪里都风情万种,众星捧月;有人先天不足,勤奋补给,也能一步一脚印,大器晚成;而大多数都是“像他这样的学生”,淹没于芸芸众生中,一生平凡无奇,波澜不惊,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他们资质能力寻常,没有众人瞩目的得意忘形,自然也不会跋扈张狂;他们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不自觉中倒也形成了柔顺敦厚的品性;他们本就不受关注,稍许嘉奖他们视若珍宝,越发谦虚感恩;他们对自己没有过高的期望,踏实工作,健康生活,不好高,不务虚,日子过得明朗舒齐。他们除了在“考试”中少了一点聪慧,不能做到所谓的“前途无量”“出人头地”,到哪里都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考试无比成功却在与你迎面时视而不见的学生和一个不会考试却善良真纯,懂得谦虚感恩的学生,究竟哪一种才是成功的教育?

   我常常在想,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是造就一个人,而不是摧毁一个人。而最好的造就是让孩子以最适合他的方式成长。如果他是大树,就让他作栋梁;如果他是玫瑰,就让他孕育芬芳;如果他只是一株小草,就让他装点大地。关键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使他更自得,更快乐,而不是更迷茫,更忧伤。

  我们的教育是否这样进行呢?我们的教育让优秀的成绩好的孩子受到鼓舞,让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信饱满;却让一些天资不足,成绩薄弱的学生受到冷落屈辱,让他们自信荡然。其实这些“像他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被关心和肯定,更需要被引导。

  我承认,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曾狠心地抛弃他们,并未对他们多加眷顾。不知从何时起,我早已失去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那里,盛放着我教育的理想和未经浸染的对教育的认知。

  我承认,他的每一次感谢,每一条祝福的短信都于我心有戚戚焉,他也许并不知道,对于他的表扬是无意而为之,当初的他就是我眼中没有“素养”的学生。

  时至今日,我依然会在春节和教师节如期收到他的祝福,这是我从教的第十三年,也是他毕业的第十个年头了。 什么叫素养呢?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都说天才会顿悟,我不是天才,但我愿意渐悟,用我的一生去思考去反省,去参悟教育的真谛。

  像他这样的学生,我爱。

  像他这样的学生,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给予最深沉的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