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一线体育老师对于“核心素养”要求的理解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04-13
 

【新课标】一线体育老师对于“核心素养”要求的理解

本文

本文转载自体育教师大本营

早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随后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再次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2022年4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的发布再次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围绕核心素养而教的老师们,是否真正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你们是以什么心态迎接和如何落实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态一: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

教学任务这么繁忙,本来事情就已经很多了,还要再进行改革,一改就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基本的教学时间都不够用,到哪里抽出时间来研究?

图片


图片

思考:

其实,转过念一想,事情永远都做不完,如果只是一成不变、埋头苦干,教学只会是反复,不见起色。如果只是应付事情,那么还不如不做。要知道,所谓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这种历史使命感,老师们只能应有挑战自我,敢于接受新事物的态度。毕竟,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出抬头看天的学生,自己也要抬头看天、与时俱进。我们都想教出好学生,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优秀,那么只有我们克服万难,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态二:想改但是不敢改

体育评价不变,不敢改。周围的老师、学校都是这样的,我自己怎么敢改,得过且过吧,谁能知道学生最后能获得什么呢?

图片


图片

思考: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其实核心素养最难的地方还是评价,它就是一个导向,如果评价体系不优化,还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那么,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落实还将步履维艰。


  相信咱们老师都会有类似感受:一方面,广大教师在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努力,可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唯分数论、过度关注升学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缺乏等问题,那我们是改还是不改呢?但是根据现在全国各地市的中考、高考题目都在改变,这就是一个导向,如果不跨越这一步,那么教育就会落后一大步。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态三:想改但不知道怎么改

  素养那么高大上,不知道怎么落地,习惯了这样教,一改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教,不教又不放心。

图片


图片

思考:

问问各位老师什么是素质呢?好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样子,这个不好表达和把握。其实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体育,不是让他成为运动员,也不仅仅只是锻炼身体,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体育和没学过体育有什么差异?体育能留给他终生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


      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在课堂、在活动中,在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之中,在学校的显性和隐性的文化中,好像抓得着,又好像抓不着,其落实也就变得格外不易。所以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缺一不可。


      如果不了解,不清楚,那就开始学吧!新课标颁布,各大领域的专家都会进行讲座培训。假期一到,相信教育局、学校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如果你选择假期躺平,那么一开学就会手忙脚乱。何不趁着假期静下心来,把放松的时间合理调配,分配一些时间进行充电。

图片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其实就是一个桥梁,希望在高位的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相对照,使得教育评价始终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推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