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听专家谈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03-17
 

                          听专家谈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本文转载自体育教师大本营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所达到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活动,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并衡量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体育学习评价如何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听听体育专家的建议……

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图片

图片

本期研讨由北京师范大学高嵘教授主持,本文内容为线上讨论总结整理而成。

刘昕:学习评价的功能定位需要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才能展现其综合效应,教师通过观察研究其综合效应,以此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因而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主题性、情境性、结构化等特征,通过清单式评价、表现性评价、反思性评价、观察、测量、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手段多侧面地反映和判断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发展。

董翠香: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中强调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来确定。基于这一思路,体育学习评价应该从评价内容、方式方法来对接核心素养及其课时教学目标的观测点。

首先,评价内容结合每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确定不同维度的观测点,且观测点可以有所侧重。其次,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体能发展的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安全守则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养成情况。

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图片

图片

邵伟德:要实现体育学习评价无缝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根据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研制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但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教材、学情、场地器材特点,把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目标之中。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目标评价要体现侧重点。每节课而言,三个核心素养并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有所侧重的,这需要结合教材性质与学生特点进行评价。三、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研判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哪些指标可实施定量评价?哪些指标只能进行定性评价?要根据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研判,有关运动技能、体能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有关价值观与体育品德方面的评价可采用定性评价。

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图片

图片

何鲁伟:体育学习评价对接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需关注两个核心点,其一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其二体育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形成。对整个教学过程而言,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当每节课、每个小单元、每个模块、每学期、每学年的教学目标达成后学生的核心素养将自然养成,学习评价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保障。运用符合学情且得当的评价方式,是实现对接的关键。

例如,运动技能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动认知则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健康行为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体育品德可以采用多主体评价。因为体育品德塑造的过程,不仅仅需要一节课,有可能是课后,或是更长的一段时间,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和隐蔽性。因此,学生体育教学评价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还需要多维度、多角度、多主体的评价融合。

邹旭铝:体育与健康课时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来确定的,体育学习评价是针对课时教学目标达成程度来加以展开的。

首先,应关注课时教学目标设置是否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如何合理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我们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进行详细的讨论,不妨可以借鉴“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与体育课程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参考指标”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其次,根据课时的具体目标,针对每一学练环节学练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评价。只有及时、正确地做好每一课时的体育学习评价,才能真正体现出评价的价值所在。也只有这样,经过各学段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

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图片

图片

高嵘:体育学习评价必须对接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但不能机械性地对接。由于课程教学目标本身比较综合与笼统,这就引申出了一个目标与评价的具体化问题——学习评价应该如何对接教学目标及其核心素养的问题?

对学习评价的分解、细化,实际是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更好落地。教学目标在单元的每一节课中是有所变化和侧重的,而每节课的评价主要依据是预设的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从一个单元而言,每一节课的学习评价实际上也是不断进行的过程性评价,因此,每节课在评价上应各有侧重是必要的。

在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方面应注意吸取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应注意避免围绕核心素养评价上的生搬硬套,使评价缺乏可操作性。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及其学习阶段的不同要求来进行评价。从评价主体而言,应注意多种主体协同。要做到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仅仅靠教师的评价是不够的,教师只能在总体上引领学生和核心素养去对接。

如对于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而言,在不同的阶段侧重点不同,而学生体能、技能,包括战术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团队配合等,在不同的时期应有所针对性和区别。核心问题在于,学习评价必须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接,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则要服从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体育学习评价

图片

图片

例如,就运动教育模式而言,刚开始的第一、二节课,学生谈不上拥有或者是能够收获多少运动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了解学生水平、组建团队、明确学习内容和方法、引导各个团队把自己的团建做好等。第三、四节课,可能才是真正练习最基本的运动技术的过程……就整个运动季而言,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认知、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着眼于整个赛季的设计及其评价,才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进行有效地对接

教学是一个过程,从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性来看,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完全按照所谓的“科学化”的指标生搬硬套地进行学习评价,则可能适得其反。该科学化量化评价,如体能的评价或者部分技能的达标评价,可以进行科学化的量化评价,但涉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及其学生的差异性,则需要注意评价的综合性手段的应用。而体育运动学习有认知活动,更有其中的情感、价值观的植入和身体能力的变化,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因此,课堂学习评价标准无法千篇一律,其评价决不能生搬硬套,背离教学的基本规律。与核心素养的对接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回到目标设定的起点上来讨论评价,不仅可以围绕其目标设计出指标体系去对接,也可以在评价方式上找出对应的手段。这需要大家进一步深入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