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从深圳中学的教育生态,看高中如何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赋能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3-03-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提升基础科学研究,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激发和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时期,对于一所高中学校而言,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生态,是实现“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目标的重要条件。深圳中学在2017年11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多年以来,学校坚持开门办学,融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一体两翼”课程模式;协同多方力量,推进不同主体间关联互动,聚力营造创新教育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赋能。

一、从创新企业中汲取创新、创造的文化

深圳拥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创新企业,这些企业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本身都是创新的成果,有很好的创新文化。深圳中学借助有利的地缘条件和校友优势,与腾讯、华为、大疆、比亚迪、光启等著名企业共建11个创新体验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建12个创新实验室。令人自豪的是,腾讯五位创始人中有四位是深圳中学89届校友。腾讯、光启、渔民村三家实体都是深圳中学校友主持的企业。

深圳中学每一个创新体验中心和创新实验室都有相应的教室和对应的负责人,负责人包括校内和校外导师,日常工作包括常规教学、课程建设、培训活动、竞赛活动、课题探索、教学研究等。丰富多元的平台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教师提供了高端的专业发展平台,而且汇集了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校本课程设计开发,进行学术讲座分享,进而培养了师生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精神。以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体验中心为例,该中心旨在打造一个无人机、机器人专业示范性实践教育平台,合作培养具有思辨精神、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大疆会选派一些年轻的博士定期到学校指导学生,并开设了数门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课程。

二、优化课程、社团学术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培育创新精神

教育要因材施教。我们秉承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机会的育人理念,搭建多元发展立交桥,构建更有价值、更自主、更高效的“一体两翼”课程模式,实现按需施教、按需选学,营造人人成才、人尽其才的育人环境。

首先,以整体性课程为“主体”——学校优化传统学科课程,构建多元化的整体性课程夯实基础。除了国家规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深圳中学还开设了360余门丰富的校本课程,其中与科创教育有关的有20余门。同时,校本课程的开设也得到很多校友的支持,例如曾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老师是深圳中学97届毕业生、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博士韩嘉睿;曾开设《快速记忆与智力竞赛》课程的老师是深圳中学2017届毕业生、《最强大脑》的优秀选手梅轩宇,他也是学校最年轻的客座教师。此外,在确保贯彻落实和积极调适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深圳中学开发了以“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BasedLearning)”为主要模式,以工程和技术为核心,结合信息、技术、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政治等学科的校本系列STEAM课程。

两翼”是指社团活动和学术竞赛——学校优化传统教师主导式社团活动,构建“学生自主+学校引导”的社团活动,实现做中学;优化过于关注竞争的竞赛活动,开展问题引导、敢于批判、大胆质疑、注重过程的学术活动,让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实现创新精神培育。深圳中学有100多个社团,其社员招募、活动开展均由学生自主完成。与科技活动相关的社团有近20个,其中星火创客空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2014年4月15日,当时中国最小的“创客”,深中初中部胡博同学成立了第一个中小学创客社团“深圳中学星火创客空间”,代表着科技创新在中小学一定能够呈星火燎原之势得到巨大的发展。4月15日也被定为深中初中部的创客日,每年在这天都会举办学校的创客节。同时,深圳中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富有挑战性的高端学术竞赛拓展视野,参与的竞赛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FIRST机器人大赛、CTB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等在内的50余项国内外学术活动。

三、从制度和资源供给上充分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尤其要在制度上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深圳中学创新活动中心是各创新体验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交流共享的平台,专门负责学校的科技与创新教育,包括设计与规划创新课程、组建优秀教练团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意大赛、开展高端学术活动等。为了拓展师生创新研究视野,近六年来,邀请丘成桐院士、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和罗杰·科恩伯格教授、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等海内外20余位著名学者走进“深中大讲堂”,为师生带来学术盛宴。

为进一步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华为合作设立“深圳中学—华为特殊人才奖”,在初高中阶段发掘并资助那些在基础科学领域有特殊专长的天才、偏才、怪才,助力他们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目前已启动“个别化教育计划”,该计划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求拟订的针对每个有特殊需要及才能的学生实施的教育方案;它既是有特殊潜能学生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又是学校未来针对其特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

四、培植人人参与、个个创造的校园创新文化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文化的孕育与生成不仅需要宏观层面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而且还需要学校的制度保障和文化熏陶以及教师的理念认同和践行。创新教育不是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堂或者一些特定的选修课和社团,深圳中学鼓励教师根据所在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差异,采取适当方法将创新思维整合融入现有课程体系,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是一粒种子,它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创新是一个理念,它可以体现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创新是一种文化,它可以融入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办学需要良好的文化氛围,拿“泡菜”打比方,“泡菜的味道决定于泡汤,泡菜水好,无论是白菜、萝卜、黄瓜,泡出的味道都好,否则,结果相反”。

目前,深圳中学创客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学校逐渐形成人人有创新、个个出创意、动手与动脑紧密融合的学习氛围。在创新文化生态的浸染中,深中学子的创新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学校创新教育发展成绩骄人、硕果累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中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