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生物学科导学案
第29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2)
研制人:罗凤芳 审核人:宣雯雯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授课日期:2022年 月 日
【本课在课程标准里的表述】
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学习目标】
内容考情——知考向 |
核心素养——提考能 |
内容要求 |
1.阐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2.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4.活动:调查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
生命观念 |
比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的过程,建立物质和能量观 |
科学思维 |
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关系模型,分析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过程图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
社会责任 |
通过总结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生产生活的态度 |
【学习内容】
【导学】
考点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
(1) 过程分析
起点 |
生产者 |
源头 |
光能 |
能量输入 |
相关生理过程 |
、化能合成作用 |
总能量 |
等 |
能量的 传递 |
传递形式 |
有机物 |
传递渠道 |
|
能量的散失 |
相关生理过程 |
细胞呼吸 |
形式 |
|
|
(2) 过程图解

甲: ;乙: ;丙: ;丁: ;戊: 。
2.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分析
(1) 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

(2) 消费者的能量流动

(1)由上图分析可知
①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 。
②粪便中的能量 (填“属于”或“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 的部分。
③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 + 。
④自身的生命活动的能量(e)= + +未被利用的能量(j)。
(2)总结:①摄入量=同化量+ 。
3. 能量流动的特点: 。
4.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及特点
项目 |
数量金字塔 |
生物量金字塔 |
能量金字塔 |
形状 |
 |
 |
 |
每一阶含义 |
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量 |
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容纳的有机物总干重 |
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
象征含义 |
一般情况下,生物个体数量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
一般情况下,生物量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
特征 |
一般为 ,但可能出现“倒置”,如“树→昆虫” |
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
上窄下宽的正金字塔形 |
5.能量流动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在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时充分考虑 的有效利用。例如:“桑基鱼塘”和“稻田养鱼”等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能量的 。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合理地优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可以使农业生产获得更大的效益。例如:划区轮牧、农田捉虫、除草等。
【导思】
(1)能量流动为什么是单向流动?
(2)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除草、除虫的目的?
(3)能量传递效率和能量利用率的区别?
【导练】
1.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利用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下去
2.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